Go to Top

不打不骂不唠叨,开心育儿必备:0-12岁儿童情感发展心理四阶段

嗨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很高兴在空气中与你重遇,这里是本心智慧育儿堂的线上微课,我是讲师定平!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我们系列微课的第一次,了解儿童情感发展心理阶段,不打不骂不唠叨,开心育儿。有一天,我在小区带着孩子玩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奶奶带着三岁的孙子在花园玩。花园里有健身器材,有休息用的桌椅,还有一些比较矮的鸡蛋花树。那个孩子想要去爬树,奶奶一把拉回来说,那里这里太高了,你去会摔倒的。孩子想要去玩健身器材,奶奶在后面说,慢点慢点,我扶着你,小心摔跤!孩子跟着我家的娃,你追我赶跑得很快。奶奶说慢点慢点别跑了,会绊倒的。孩子趴在地上看蚂蚁,奶奶又过来了,说起来起来,地上很脏的。与此类似的声音,比如别动!水很烫;别跳!那么高;别摸!脏;别放抽屉了!再放我锁起来了。不行,这个你拿不了,你太小了做不了这个。快把剪刀放下,太危险了。等等类似这样的声音,大家在生活中是不是会偶尔出现呢。如果你身边有2到3岁的孩子,那就会是经常出现,对吗?

那么为什么孩子总会是忍不住要去做一些我们大人不允许他们做的事情呢?如果我说孩子的这些行为,这些不被大人允许的行为,就是他们的市民行为,你会怎么想呢?我们知道孩子的行为背后一定有动机,对不对?那么今天我想带着大家一起去认识一下孩子从零岁到12岁儿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我们通过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来重新看待孩子的所谓不良行为,也就更能够理解我们的孩子他为什么会这样。

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将人的一生的社会情感发展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他必须要完成的一些特定的社会情感需求。今天在这里呢我主要讲的是儿童期的四个发展阶段,那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儿童这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哪些?

0到1.5岁,主要的社会情感需求是信任对不信任。1.5到3岁是自主对羞怯。3到5岁是主动性对内疚。6到12岁是勤奋对自卑。也就是说在孩子出生之后的0到1.5岁之间,他主要的社会情感需求是建立信任感,是对事件产生理解,所以说在这个阶段,我们不难理解孩子为什么总是粘妈妈,喜欢要人抱。因为这是孩子最初接触事件,他需要从周围人的表达和态度中去确定这个世界是否安全。他需要与世界建立他的认知与连接,也就是这个世界对我来说是不是安全的?我需要如何回应这个世界?从一列关系的角度来说,孩子在这个这个时间段里面是在确立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是可以被信任的吗?是安全的吗?是可以放心依赖的吗?所以我经常会跟向我咨询的家长们提供这样一个理念,那就是孩子在三岁以前粘人是非常非常正常的事情,怎么满足都不为过。那么我们家长怎样去满足孩子,并且方面帮助孩子建立对世界的信任感呢?这个阶段的孩子,我们常常会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只要吃饱穿暖了就行了,是吗?事实上这个时候的孩子最需要的是感受爱。所以我们需要多多的去拥抱孩子,多多地看着她的眼睛,跟她交流,多多的跟孩子有身体的接触,让孩子从手耳口去感知爱。当孩子的安全感足够的时候,他就会自己走出去往外去主动地探索世界。

那么接下来1.5到3岁孩子的社会情感需求是自主对羞怯。他表现出来的是对自己的身体有更多的研究,他需要去探索自己的能力,并且得到认可。所以我们看到两三岁的孩子,他在感知自己的能力,探索自己的自主性。那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是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非常的感兴趣,喜欢这里看看那里摸摸,所有他没有接触过的,他都想去尝试体验一下。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开始独立思考的第一个里程碑。

但是往往我们的家长们不了解孩子的发展阶段性,也就不知道这其实是孩子的一个适龄行为,而把他当成了不良行为,想要拼命去纠正,跟孩子讲道理。在上面的案例当中,我们看到奶奶的处理过程,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而不断的去制止孩子去探索世界的欲望和需求。

在心理学本心疗法里面有这样一个理念,每一个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努力,这是慧苑张功和老师提出的观点,我深以为然。孩子如此,大人同样也是如此。

在前面的案例当中,我们看到孩子的需求是满足自己对世界的好奇,发展他的自主性,而奶奶的需求是保证孩子的安全。孩子安全了,奶奶的需求就满足了。其实不止是祖辈们,我们身为爸爸妈妈,在孩子不断地去探索的过程当中,也都会或多或少地因为自己自身的一些需求和害怕而去制止孩子。那么我们如何支持1.5到3岁的孩子来很好地发展他的自主性呢?自主性得不到支持,孩子长大了,能不能去主动地探索世界呢?

我是一名正面管教的讲师,那么在正面管教里,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有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是手把手地教。比如看到孩子在探索空间感,想要爬上爬下,家长需要做的是在暗中保护孩子的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放开地去爬。那如果孩子想要摸开水,我们可以手把手地教他如何去试探水是不是热的?是不是烫的?如何判断会不会被烫伤?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不能保护他们一辈子,所以还不如早早地让我们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去稍加指引。面对孩子,我们永远要记住的一句话是,如同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

接下来我们来到3到6岁,这个时候孩子的社会情感需求是主动与内疚,这是矛盾的一对。主动性与上面的自主性是一脉相承的,不同的是,3到6岁的主动性,更侧重的是与他人的交往,所以我们会看到这个时候的孩子上幼儿园了。而我们一般遇到的挑战会是与社会交往有关的。比如说孩子玩,不爱跟人家玩,跟人打架等等,这个年龄的孩子在探索的是他与社会他人的关系,我们家长侧重需要引导的是孩子的自主能动性,引导和培养孩子愿意与他人交往,所以这个时候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各种玩,在各种的集体当中去玩。

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实验,习得性无助,这是1967年由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做的一个时。他将一条狗狗放在一个大的笼子里笼子里,有蜂鸣器,然后通上高压电。那在通电的过程当中,蜂鸣器就会响,也就是说狗狗在这个笼子里面会听到很刺耳的声音,而且还有电击。这个实验后来也有人评价说太残忍了。第一次狗狗在遭到电击和声响的时候,它会跑,但是跑出去发现笼子的那个门是关着的,它是跑不出去的。如此反复几次之后,就算再找到电击和声音那个刺耳声音的时候,狗狗它就不跑了。后来马丁把笼子打开了,再来电击狗狗,奇怪的是,狗狗同样不跑。这个实验就叫做习得性无助。

所以我们会发现,其实人也是一样的,受到的打击多了,人自然而然的就会放弃,即便后来打击不那么大了,也依然不会去努力争取,而是自动的放弃。那么我们如何去支持到孩子的主动性得到比较好的发展呢?在正面管教里有一个几乎是通用的工具,叫做鼓励。我们去鼓励孩子的一点点的小进步,鼓励孩子,同时也鼓励我们自己,支持孩子发展自己的主动性。也就是说鼓励孩子去与社会中的人交往。当他在交往的过程中受挫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家长的鼓励和支持,以及和他一起面对的力量。

在往下6到12岁孩子的社会情感需求是勤奋与自卑,这也是矛盾的一对,如果孩子的勤奋发展不出来的话,反过来就会产生自卑感。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更有目的性,比如孩子他的玩伴选择会相对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并且会初步地固定下来。同时6到12岁的孩子在小学阶段。这个年龄阶段里,家长需要培养的是孩子的勤奋刻苦努力和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孩子需要通过勤奋来探索世界,我是什么样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那么我们看到从孩子出生开始的0到12岁之间,孩子是一个由内而外的探索世界的过程。0到1.5岁是通过自我去感知世界,感知爱和安全感的一个过程,是信任与不信任的关系。1.5到3岁是与父母的互动,自主与羞怯。3到6岁是与他人的互动,主动与内疚。6到12岁是孩子与父母的陪伴越来越少,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孩子通过勤奋来探索世界。不同阶段的孩子有不同的社会情感需求,造就了孩子不同阶段的挑战。我们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需求,也就帮助父母了解如何在不同的阶段去支持孩子。那么一节微课的时间,我也没有办法讲得非常的细致,如果大家有需要可以继续关注后面的正面管教课程,也欢迎大家关注慧苑心理的公众号,了解更多的育儿以及自我成长的知识。

儿童问题不外乎行为、认知、情绪三个方面。慧苑心理在育儿方面采取的针对性方案有沙盘游戏、家长咨询、绘本阅读指引、角色扮演、游戏治疗等等,有需要的家长可以关注下面的二维码。

育儿之路,从父母发现自己、成长自己开始,期待下次与你的再次重逢,谢谢你的聆听,我是定平,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