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劝解想死的人,要敢于谈自杀

自杀者并非真的想死,而是想摆脱困境,因此要让他们找回做人的意义

自杀,给亲朋好友留下一个烂摊子,是让他们最难以接受的死亡。如何帮助想寻死者对抗绝望和寻死的念头?很多人害怕一提起自杀,就会令这些人产生自杀的冲动。心理专家认为,我们必须理解他们的痛苦,以及死亡对他们的意义。除了寻求专业的自杀干预,我们还可跟寻死者谈心,明确谈及自杀的问题,逐渐帮他们找回做人的意义。

编译 伍君仪

发现寻死的蛛丝马迹

自杀与抑郁紧密相连。美国心理学会列出了抑郁者考虑结束自己生命的种种征兆:

谈到要自杀。

吃不香,睡不宁。

行事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不再参与社会交往。

对学习、工作和兴趣爱好不再感兴趣。

为自杀准备好遗嘱以及安排好身后事。

把珍贵的物品送给别人。

进行不必要的冒险。

最近遭受了严重损失。

似乎总是想到死。

对自己的仪表不在乎。

增加了酒精或精神药物的使用。

自杀是解决问题的最后选择

自杀可以是损害性的身心问题造成的,例如:患上了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或双向情感障碍;最爱的人死亡;在经济上、生活上每况愈下,陷入困境;身败名裂,无法忍受;军事战斗、凶杀、强奸、坐牢等创伤事件之后出现应激障碍。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狄波拉·科莎巴博士称,无论你是寻死者的朋友、爱人还是心理治疗师,都要认识到自杀这种行为的意义,才能理解他们。

对于不想死的人而言,自杀是没有意义的。然而,对于寻死者而言,死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选择,特别是他们面临无法逃避、不堪忍受,而又没完没了的问题时,感到没有其他办法的时候,就会把自杀视为最后的手段。自杀也是追求自由、突破束缚的表现——即使现实否决了一切选择的机会,但他们会说:我还可自由地选择死亡。

无论原因是什么,寻死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在某段时间之内对人生失去了爱。他们经历了自身价值、生活方式、自尊的全面崩溃,处于最消极、最悲观、最虚无的状态。这时,有人选择抗争,有人选择放弃——人类生来就是为了活下去的,经常要对抗生存压力与各种威胁,但寻死者选择以死亡的方式进行逃避。但科莎巴指出,寻死者并非真的想死,而只是想摆脱折磨,这一点非常重要。

劝解不宜说“生命多美好”

人们不敢跟抑郁的人提起自杀,生怕他听了之后会有自杀的冲动,也不想让他感到难堪。即使是心理治疗师也会如此,因为跟患者讨论自杀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自杀需要专业人士的干预处理,但是在此之前你也可以做一番尝试。

科莎巴认为,当你的爱人、朋友或同事陷于抑郁,哪怕你感觉到有一点点的不对劲,你都要敢于跟他谈自杀这个敏感话题,这可让他得到一定的心理缓解,因为他知道有人在关注自己,有机会把自己的痛苦、孤独倾诉出来。

如果寻死者不想谈,你也不要气馁,可以先让他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感受。科莎巴称,这可引出他在身心上受到的煎熬,例如从战场归来的士兵感到人生没有意义,青少年被人欺负、失恋等。无论如何,让他分享自己的感受,只要你受得了他的苦水,就有助于他应对这些感受。但是,你不宜一个劲地说生命是多么的美好,这样只会让他觉得没有人能够理解其深刻的痛苦。你可以跟他分享自己难过的时候也想到过死,让他知道想死是很自然的,但不意味着真的要去死,他想要的其实是走出困境。

精神崩溃的寻死者的视野与注意力变得狭窄,以为问题的解决之道只有死,但你不要认同自杀也是解决问题的方式,要让他意识到自杀以外还有其他出路。有时,特定的困境无法改变,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其他方面,逐渐让他找回解决问题的动力和生存的希望。

科莎巴说:“无论生命如何艰辛,我们仍然可以找到意义。”她认为,只要找回做人的意义,就会在绝望中打开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