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饿死女童事件——童年不幸造就成年悲剧?

两个小生命:非婚生子女,一个两岁半,另一个只有一岁,父亲坐牢,妈妈吸毒;她们还没有享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便被年轻的妈妈“遗忘”在家里两个月,活活饿死。

 

她们的妈妈乐燕:非婚生子女,自小就没享受过父母关爱,出生被抱给外婆抚养,4岁被送给爷爷,10岁上一年级,11岁辍学,14岁离家,16岁染上毒瘾,22岁饿死自己的两个非婚生子女……

 

看到《饿死女童案22岁妈妈人生还原》,很多人会无限感慨,童年的不幸遭遇似乎成了一个梦魇般的恶性循环圈,即使业已成年生子仍困在其中,无法绕出去。我们能如何打破梦魇般的恶性循环?

 

面对困境,很多人哀叹自己“命不好、生不逢时”……是的,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无法选择自己生在哪里,但既然已经生存下来,我们的命运就真的只被冥冥所掌控吗?“命运”是什么,“冥冥”是什么?如果想要改变命运,我们又能做什么?

 

从“饿死孩子”事件的主角乐燕的成长路上,我们可以看到她深深的、苦楚的烙印。如同乐燕的爷爷所说:4岁,她刚到爷爷家时就感觉到了这个孙女的不一样,“别的孩子都会想爸爸妈妈,她啥也不想”——寻求父母的庇护几乎是所有动物幼儿的本能,一个弱小的幼儿是经历了怎样的失望、痛苦、挣扎,最后绝望才开始变得麻木、不再有所求,变得完全不想爸妈?如此伤痛的情绪体验自出生开始就已深深烙在了乐燕的记忆中。对个人成长而言,健康婴儿所能建立的“信任、希望”,幼儿所能培养的“自主、意志、目的”等自我品质,乐燕全部缺失。

随着她进入童年期,面临上学、步入社会的成长需求,乐燕再次遭遇强烈阻碍:因为她“连出生证明都被爸爸丢了,就像这个孩子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一样,找不到她在这个世界存在过的任何痕迹”;10岁那年,她终于在社区帮助下读上了1年级,但“她上学后成了同学们的嘲笑对象,跟其他的学生根本合不来”——显而易见的差异让乐燕在同龄人中遭受明确排斥,完全被边缘化,无法顺利进入社会的主流交往圈——这样的遭遇,在她当年稚嫩的头脑中会是如何解读,社会在她看来是否一片晦暗,自我在她看来是否一无是处、自己是否如同多余的人?这一切,在她看来是否都是自己的错?……如此深重的恐惧体验,陪伴着她的岁月一直延伸,没人能解、无人能帮。更别提她该怎么建立起在童年及青春期的“能力、自我认同、忠诚”等等自我品质了。

 

最终,乐燕在14岁的那一年偷偷离了家,从此再也没有回去过——对此,爷爷自责自己当时曾为了吓唬吓唬她“也警告过她,你再走出这家门,就再也不要回来了!哪知她真的没有回来过!”——真正让她不回来的,只是因为这一句话吗?只怕“家”在她心中,从来就没有存在过!所以,成年后的乐燕,如同爷爷所言“她自小就没有享受到这种爱,长大了,怎么会懂得去爱自己的孩子?”——更大的问题终于出现了,因为在她的成年早期,她无法建立起这个阶段该培养的“关心”品质,无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无法与人相互关怀,同甘共苦,面对同样有行为偏差的自己的丈夫和幼小的两个孩子,她完全无所适从,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纵观乐燕的成长之路,确实是一种悲哀。但最悲哀之处并不在于她缺失了健全的家庭等物质性因素,而在于没有人教会她怎样去把握自己人生!假若有人能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引导她思考,引导她理性看待自己及周遭一切,或者在她成年后遇到瓶颈时懂得寻求专业帮助,在帮助下处理自己的未了情结,把自己的创伤意识化、重新理性认知、清理积压情绪,便不至于因为自己的坎坷成长经历造成人格的偏离,便能逃出梦魇般的恶性循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