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抑郁症: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张永恒 (《人民日报》海外版)

据报道,8月22日中午,知名杂文家徐怀谦坠楼身亡,这在微博上迅速成为热点;8月24日,阳春市春湾镇党委副书记曾某坠楼,经抢救无效身亡。

有好友指出,朋友们都知道徐怀谦患有抑郁症,大家平时经常叫徐怀谦出来小聚,一起散散心;阳春市春湾镇党委副书记曾某在留下的遗书中称“工作压力大,会自杀”。

世界上,最宝贵的和最值得珍惜的,应该就是人的生命了。人的生命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没有生命,就没有了一切。最近频出的自杀事件,在人们慨叹生命无常、为逝者痛惜之后,是否还应反思,是什么原因让生者义无反顾奔向死亡?是什么让他们如此轻率地放弃自己的生命?

是这个时代给了我们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吗?我们的社会处于剧烈转型期,从物质财富看,人均GDP超过了4000美元,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和大城市,或已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既然物质问题已经解决,那么剩下的就是精神问题了。精神问题源自内心,存在于我们的灵魂深处。是什么给我们的精神带来了“问题”呢?这或许是急剧发展变革带来的“副产品”: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工作生活节奏极其紧张,每个人都面临着社会和职场空前竞争的压力;过于注重物质财富从而忽视心灵的归宿。一句话,我们的灵魂跟不上前进的脚步。

但这一点都不能成为我们消沉的理由,因为这充其量只是“副产品”。这个时代的主流是,经济社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空前的自由,给每一个人的自我实现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在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里,我们都在享受着发展带来的成果。

先哲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不能随意处置的,因此他对死是避而不谈的。同样,在西方基督教那里,人是上帝的羔羊,只能献祭给上帝,但人不能主动选择死亡的方式献祭。这就是说,东西方文化中,都认为自杀是不对的。

因此,尊重生命本身,应该成为社会的一种美德。我们应该反对的是对生命本身的轻率态度,反对社会风气对“死亡是一种解脱”的推崇,尽管这个社会还远不完美。

同时,还要正视社会心理层面出现的种种问题,尽量从心理层面给普通人提供发泄、疏通的渠道。比如在社区建心理疏导站,高校普及心理辅导员制度;在工作单位疏导人际关系,构建和谐工作环境,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在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关爱每一个人的心灵,关爱每一个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