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如何面对不讲道理的亲人?

对北大佛学博士与岳父母纠葛的心理分析
一个人对建立亲密关系存在着错误的见解,居然还付诸于实践,这实际上消灭了建立亲密关系的可能性。
——摘自帕萃斯·埃文斯的著作《不要控制我》
最近,国内最热的天涯论坛出现了一个最热的帖子。
1月19日,在天涯论坛的子论坛“天涯杂谈”,一个网名为“zwkrwxzr”的网民发表了题为《令北大蒙羞,丑闻记录再次刷新,北大博士殴打岳母,六次惊动110,居委会10个月调解》的帖子,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这个帖子的点击率便达到近75万,共约220页,回复数则达37000,不敢称绝后,但差不多是空前。
我很早的时候便留意到这个帖子,但直觉发帖子的人别有用心,在题目中刻意扯上“北大”、“博士”和“110”等字眼,明显是炒作,并且我对把家务事这么大张旗鼓地夸大有本能的反感,所以一直没关注这个帖子。
第一次去看这个帖子是上周五。
当晚,我一个多年没见的同学张滨和新婚妻子小月(化名)路过广州,我和他们聊天时,没想到聊天的主题居然是他们和岳父母的关系问题。
他们是去年结的婚。结婚后,小月的父母表示,希望能搬过来和他们住在一起。因小月是独女,张滨认为这是岳父母爱女心切,所以便答应了。
不承想,岳父母到后的第一天,张滨便发现,本来活泼开朗的妻子似乎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张滨没有问妻子为什么会变了一个人似的,但不久他便明白了原因所在。
原来,岳父母,尤其是岳母,很喜欢发号施令,似乎小两口的一切日常生活习惯都大有问题,只有她的意见才唯一正确。
闹自杀,只是为了令你听话
小月回忆说,当时,她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小学和初中时代,处处都在父母的“监视”之下,好像总有两双眼睛在盯着她,而且时时都在斥责她,挑她的毛病,并要她听他们的。
要她听话也就罢了,关键是,如果她不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妈妈就会一遍又一遍地说她,话也越来越难听,直到她接受他们的要求后才会停下来。每当这个时候,小月就有发疯的感觉。
不过,从小到大,小月已经习惯了父母的这种做法,尽管感觉重新回到了被监视的氛围下,她并没有太大的情绪反应。
然而,张滨看不过去了。他说:“我本来一直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看,也当成老人来尊重,但我越来越发现,我的岳母太多的时候蛮不讲理,她干涉我们的一切,而且很多时候,明明她错了,她还是非得要我们听她的,如果我们不愿意,她就会发脾气,会指桑骂槐,总之会用一切办法给我们施加压力。”
如果说,小月是在独裁式家庭长大,孩子必须无条件地听父母的,那么张滨就是在民主式家庭长大,他的父母从来不会强求孩子听自己的,如果孩子比自己更有道理,张滨的父母随时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接受孩子的选择。
因而,张滨根本就不吃岳母那一套,他经常和岳母发生冲突。并且,小月得到了丈夫的支持后,她也变得越来越独立,妈妈对她的影响力越来越小。
可以想见,小两口和岳父母的关系越来越僵。
一起住了约一个月后,突然有一天,小月回家后发现,父母不吭声地收拾了行李,并堆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
看到这一情境,小月明白,这是父母在要挟她。他们总是这样,在要求她听话时,会先用温柔的方式,如果还不行,就用粗暴的方式攻击她,如果这一招还不奏效,他们就会转而伤害自己。这时,尽管感受到了要挟的含义,但她仍会内疚,觉得自己是坏女孩,谴责自己怎么能让父母这么伤心呢,于是最终会顺从父母。
然而,这一次,她隐隐希望父母回家,因为本来她和丈夫的小日子过得很开心,但父母的到来毁掉了他们的生活。
当看到这一招还不能奏效后,小月的妈妈变得歇斯底里起来,她一边痛哭一边用最难听的话痛骂女儿,情绪激动的时候,还喊着要跳楼。
这时,小月觉得撑不住了,她和丈夫商量,是不是挽留父母一下。但张滨说,你的妈妈这么爱自己,她怎么会自杀,她不过是做给你看罢了,你就让她继续表演吧,最后她会自己停下来。
结果,正如张滨所料,小月的妈妈最终自己平静了下来,并和丈夫悻悻地回到了老家。
“你妈那奶1000块一粒”
和他们聊完后,我在回家路上,想起了天涯论坛的帖子,觉得它应该和我今天听到的故事很像,于是回家后打开电脑第一次看了这个帖子。
果真如此,zwkrwxzr的这个帖子所反映的故事,和张滨夫妻与岳父母的故事如出一辙,只不过远为严重而已。
这个帖子,讲的是北大佛学博士孟领打岳母,从而引起了纠纷,导致6次惊动110都没有解决问题。
这个帖子的题目哗众取宠,主文也漏洞百出,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个帖子是一面之词。因而,这个帖子仅在第一页引起了部分网民对“北大佛学博士”的攻击,到了第二页后,几乎就是对孟领的岳父母一方的一边倒地攻击了。
据孟领的岳母张凤堂透露,这个帖子是她的丈夫、退休英语教师李德经写好后,再去网吧找其他人发到天涯论坛的。不过,天涯的网友普遍认为,这个帖子是孟领的小舅子李×志发上去的,而且李×志还在多个论坛发过相关帖子,但都没引起关注,只有天涯论坛这一篇帖子引起了轰动。
这个帖子不是在网络上引起轰动,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除了多家报纸做过报道外,辽宁电视台的“王刚说故事”和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都对这一事件做了专访。
然而,媒体的专访也罢,还是网络文章也罢,差不多每次引起的都是对孟领岳父母的一边倒的声讨。
大家的反应如此一致,因为这件事的事实很简单:岳父母来到女儿家,与女婿和女儿矛盾日益严重,最终女婿、女儿和外孙被迫离开自己买的房子,在外面租房子住,而所谓的居委会调节和六次惊动110,都是女婿和女儿找的,而根本不是岳父母所为。
Zwkrwxzr的帖子把北大佛学博士孟领说得很暴力,但是,这么暴力的女婿怎么会带着老婆和孩子被赶出了自己家呢?
因为这一点,尽管Zwkrwxzr的帖子是攻击孟领的,但还是招致了网友的质疑和批驳。
Zwkrwxzr在帖子中说,孟领打了岳母,但邻居作证说,其实是岳母不断打女婿耳光,而孟领只是不断挡岳母的手而已,从未还手。
更要命的是,在接受“今日说法”的采访时,李德经的几番言论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反感。
在电视画面上,他一边挥舞手臂一边说:“你妈那奶1000块一粒,对不对……170万,我说你把170万拿来,我点了就走。”
而李德经的女儿李×岩对记者出示了父亲写给她的信,在信上,李德经对女儿写道:
你是老李家的种,老李家的苗,你长在老李家的土地上,老李家为你浇水、施肥,你身上流淌着老李家的血液,我们老李家把你培养成一棵参天大树,老孟家把这棵树伐倒破成木材,盖房子,做家具烧火做饭,树毁了。这不行,老李家是不允许的。
从生命的价值观来看,你永远欠我们的,还不起。我们住你的房,你还欠我们的。
信的最后,李德经还诅咒女儿“不得好死”。此外,他还对记者说,他恨不得捅死女儿。

“不惜一死”的由头可能是小事
相比之下,孟领岳母张凤堂的言论没有多少极端表现,但她暗示说“不在北京生,肯定在北京死”,这也显示了她“不惜一死”也要继续斗下去的决心。
但是,到底斗什么呢?作为父母,也作为岳父母,张凤堂夫妇他们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
对于张凤堂夫妇的动机,目前网上最流行的说法是,他们是为了房子,他们之所以赶走女儿一家三口,并要女儿拿170万元来“赎身”,也是为了买一套大房子,而无论是占据女儿的房子,还是买新房子,都是为了刚研究生毕业工作不久的同在北京的儿子李×志。
不仅网友这么看,李×岩和孟领夫妇也这么认为,他们对记者明确说,岳父母动机不纯,2004年来北京和他们住在一起就是为了这一套房子。
作为父亲,李德经写给女儿的信也显示了这一点。他显然是把女儿当作了摇钱树,当成了自己的私人财产,看不得很少工作的女婿“享受”自己培养出来的女儿的财富。
不过,这有可能只是一个终极的结果。
什么是源头呢?很可能和我前面提到的张滨与小月的例子一样,是一些琐碎的小事。
在电视画面上,孟领说,他的岳母非常恐怖,他太太非常怕她,而岳母也一直对他们横加干涉。
所谓“横加干涉”,我的理解是,很可能张凤堂和小月的妈妈一样,两人都是支配型的性格,希望女儿一切听自己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们会习惯地否定女儿的一切。之所以否定,并不是因为女儿真的不行,而是为了通过否定打压女儿的独立意志,这样才好听自己的。关于这种性格的人,我在前一期文章《彻底否定你,只为支配你》中做了详细的介绍。
为了追求这一目的,这样的人会使用一切奏效的手段。一开始,心理比较健康的妈妈还会采取温柔的手段,当看到温柔的手段不能奏效后,便会升级为攻击性的手段,当攻击性的手段还不能奏效时,他们可能会使出最后的杀手锏——伤害自己或同归于尽。
如果经常使用攻击性的手段和自毁性的手段,那么这样的人一般都有严重的偏执性格。这样的人从不会反省自己的责任,而认为责任全在对方身上。
之所以攻击你,是为了让你不离开我
前不久,我采访过一个年轻女子,她说丈夫屡屡出轨,令她非常痛苦。看上去,她非常可怜。然而,随着和她聊天的深入,我经常感到不寒而栗,因为,她为了让丈夫就范,会使用一些很可怕的手段。譬如,她会整晚地大吵大闹,还频频地将事情闹到居委会、派出所和其他政府部门,而最极端的一次,她将自己家的房子烧着了。
这个女子是支配型的性格,为了迫使丈夫接受她的支配,她不惜使用极端的攻击性或自毁性的手段。她说,她已做好了两败俱伤的准备,如果最后她的丈夫还是不和她好好过,她会杀掉他一家然后自杀。
我将这一故事讲给另一个女孩听,她说,她就是这种类型的人,她深深地理解这个女子,如果这个女子最后做出极端的行为,她不会感到惊讶。
不过,这个女孩继续说,其实令这个女子改变过来也很简单。如果那个男人深深地爱她,知道她的一切极端行为其实都是为了能留住他,因而宽容她,那么最终她就会死心塌地地爱上他,甘愿为他而死去。
这个方法听起来是很简单。但是,这是上帝才能做到的事情,一般人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毕竟,攻击行为就是攻击行为,任何攻击行为里都藏着或多或少的愤怒与仇恨,这种情绪势必会传递到对方身上,从而在对方身上唤起焦虑或恐惧等情绪,令他不由得想远离她。
再回到“北大佛学博士”事件上来。我想,作为妈妈,张凤堂即便有偏爱儿子的倾向,她也一样希望和女儿保持一个亲密的关系。但是,她和女儿相处的模式是“你必须听我,否则我就让你好看”。也就是说,当她和女儿的关系出现疏远时,她没有学会用温和的方式去改善关系,而是会采用攻击性的方式,以迫使女儿服从自己。女儿和她的关系越疏远,她会越恐慌,同时采用的方式会更富有攻击性。
可能,这是她和女儿打交道的主要方式甚至唯一方式。
和前面提到的那个年轻女子攻击丈夫一样,张凤堂攻击自己的女儿,其终极目的是为了不让对方离开自己。
但是,除非对方被她们彻底吓住,否则她们的做法只会让自己的亲人更加远离自己。
很可能,以前在自己的家里,张凤堂能用这种方式保持和女儿的一个适当亲密关系,但是,在女儿自己的家里,因为有了另一个亲人的支持,这种攻击性的办法已不能奏效了。
这时,一般人都做不到反思自己的固有逻辑,这个妈妈也不例外,她反而对自己攻击性的方法更加执著,这最终摧毁了她和女儿一家的关系。
在采访中,李×岩显然希望父母能反思。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她的妈妈变得更有攻击性,所以她才会说“不在北京生,但肯定在北京死”。
为了让亲人屈服于自己而不惜一死的人,从来不是极少数。我们每天在新浪网的社会新闻上看到的亲人相残的恶性事件,多数是这类人所为。
为了生个孙子,威胁杀死孙女
关注这一事件时,我想了另一件事。
在政府部门担任要职的林先生对我说,他痛苦极了,因为他的父亲逼他离婚。
原来,林先生的太太生了一个女儿,而他的父亲极其渴望有一个孙子,那样他才有面子回有重男轻女的传统的老家。
但是,林先生和太太都是公职,如果生第二胎,他们的工作都会丢掉。
所以,他的父亲要他离婚,然后再娶一任太太,这样就可以既保住职位又能再要一个孩子了。
林先生爱太太,也爱女儿,自然不愿这么做,所以一直采取拖字诀,并和妻子极力讨好父亲,希望父亲能改变主意。
当发现儿子根本不想离婚后,林父大怒,他把家里的东西全部砸烂,并威胁儿子说,如果你不离婚,小心我杀死你女儿。不仅如此,他还几次找茬打过儿媳耳光,希望儿媳能主动提出离婚。
父亲这样做,令林先生痛苦不堪,他几次起了杀心,想干脆杀掉父亲,然后和妻女远走他乡,或干脆大家一起死。
林先生还有妈妈,但妈妈怕极了丈夫,从来不敢对丈夫说半个不字。
林先生是一个很魁梧的汉子,但对我诉说这一切时,我似乎觉得,他变成了一个很小很小的小男孩,对自己年近六旬的父亲充满了恐惧。
这种恐惧是怎么来的,他的答案则很简单——从小到大,他的父亲已暴打了他不知多少次。
有过这样经历的人,无论他看上去多么强壮,当他面对父亲时,他的内心仍然是一个瑟瑟发抖的小孩。
然而,一旦这个恐惧消除了,他就会看到真相:他已非常强大,无论是体力上、经济上、社会地位上还是道德舆论上,其实他都占据着有利地位。
当时,我没给他提供具体的建议,只是指出,他需要好好去认识自己的恐惧,一旦当他放下这个恐惧后,他就会发现,不必采取极端行为,他一样可以找到有效的办法。
解决办法:灵活的手腕,坚定的态度
大约过了两个月后,他写信给我说,问题已大为改观了。的确,当他认识到自己的恐惧源自过去,而自己目前其实已经很强大后,他找到了很多非常有效的办法。
他说,他先是趁父亲不注意,与太太和女儿搬出了家。接着,他通过写信的方式告诉父亲,他很爱妻子和女儿,他不会放弃她们,他也爱父亲,但他坚定地说,父亲的愿望不合理,那只是父亲自己的想法,父亲不能把这个想法强加在他身上。他还用很平静的口气对父亲说,我担心(不是害怕)你目前的状况,我担心你做出令你自己都后悔的傻事,所以我们三人暂时离开家,直到你情绪平静下来为止。
一开始,林父发现儿子一家不见后,大发雷霆,发出了更可怕的威胁,但林先生仍然很平静地通过各种渠道与父亲沟通,很明确地对他表示,我永远是你的儿子,但你的情绪状况有问题,请你平静下来。
只过了不到半个月,无计可施的林父就平静了下来,他不再发出什么死亡威胁,但主动表示要与“不孝子”决裂。对这一点,林先生也拒绝接受,他说,我无论如何都是你的儿子,我知道你还是在生气。
最后,林父表示,既然儿子已不再听他的,而且儿媳与他关系也不好,他宁愿回到老家,但要儿子在老家县城买一栋房子,并且每个月给他800元的赡养费,这个数字足以保证林父和林母在老家过上不错的生活。
这个结果令林先生简直大喜若狂,因为他其实已怕极继续和脾气暴戾的父亲生活在一起,于是答应了父亲的要求。
有意思的是,林父回到老家县城后,突然反悔,要求将赡养费提高到每月1200元。
在我看来,林父这么做,其实不过是支配欲望在作祟,他想继续显示自己可以支配儿子。所以,我第一次对林先生出招说,不要答应得太痛快,你一定要心平气和地和父亲讨价还价,你的态度要坚决,同时不管父亲怎么发脾气,你都要努力保持平静。这样做,不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让父亲知道,他对儿子没有绝对的支配权,他不能为所欲为。一旦他的心里有了这一意识后,他对儿子的支配欲望就会消减大半。
不久后,他给我写来第二封信,说将对父母的赡养费谈判到了每个月1000元。他写道,尽管觉得和父母这样讨价还价很怪,但他和父亲的关系倒的确平等多了。
林先生的这个故事表明,和支配欲望太强的亲人打交道的确是个难题,你既不能和他们太对着干,那会引发事件的升级,但也不能顺着他们,因为他们对你服从的渴望是没有止境的。
面对这样的亲人时,我们需要记住几个要点:
1.他们其实最惧怕的是与你分离,但不要因此轻易以此刺激他们,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说断绝关系。
2.他们越攻击你,其实是越担心你会离开,他们认为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留住你,所以你要打消他们这种担心。
3.他们渴望你惧怕,但你不能陷入这个陷阱,因为他们一旦发现,你根本不怕他,他就会明白这一招数没有意义。
4.他们一般会有强烈的选择性记忆,即只会记住对他们有利的信息,甚至常常会扭曲信息,把本来对自己不利的信息修改成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且意识上还信以为真。所以,有必要的话,可以用录音和录像等方式记下他们过分的言行,但记住要慎用这一招数。
总之,只要能把握好坚定的态度——“我不会听你的,我也不会离开你”和灵活的手腕,处理好与这样的亲人的关系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