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提出不同于己的观点,不反驳赢了他内心就不舒服; 当家人要出外,自己就整天提心吊胆唠叨不停; 当看到别人晒幸福,就忍不住想质疑或揶揄他两句; 当无人陪伴或相对不语,就感觉空落落的难忍想逃; 当看到成功人士,自己就变得畏畏缩缩却步不前…… 不知你有没有类似于上述所列的那么一两个戒也戒不掉的反应“小癖好”? 显然,这样的行为反应 …阅读更多
浅谈“时时勤拂拭 ”“本来无一物”和心理咨询的关系
现代人生活丰富精彩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面临诸多压力,产生各种情绪问题。于是,解决身心平衡,健康成长就成了许多人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更多地注重饮食安全、身体锻炼、作息规律及心理健康了。其中,心理健康是一个比较务虚但又不可少的环节,而心理咨询这个行业也在这一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心理问题的产生往往是来源于长期的社会 …阅读更多
两个孩子何故自杀?——致爸爸妈妈们
今天 看了两则新闻,心情颇为沉重,为此写下一些感想,希望对读到的孩子的爸爸妈妈们有所启发,能引以为戒! 一则新闻是珠海一个初一女生小雨早上没去上学,监控录像显示她步频很快直奔大海,她没有接亲人们的电话,最后只留下一条短信“爸妈,再见了!”,之后人们在海边发现了她的尸体。另一则新闻是深圳松岗一小学10岁男孩,毫不迟疑冲出教室翻越栏 …阅读更多
公司成立十周年沉思录——慧苑心理公司首席咨询师张功和
慧苑心理咨询公司成立10周年庆系列篇(共3篇),第3篇: 广州慧苑心理咨询公司自2004年8月16日成立到今天,整整十个年头,感谢一路支持我的来访者、我的亲人、我的弟子、我的朋友! 十个年头,经手案例上千,每个人背后都有一幅立体的人情画卷,有说不清的迷茫困惑、不知所措,道不尽的传世悲情、心酸遗恨,各种的忍耐压抑, …阅读更多
一名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观
如今社会的很多心理治疗方法对心理疾病都是治标不治本(详情点击网站文章:本心疗法(之七)) ,大多都只是在拖延心理病毒的发作时间,并且这些方法有很大的副作用。譬如药物治疗,不但不能从源头上解决心理问题,还通过药物麻痹情绪信号,拖延病情,伤害人身体本身的自主修复能力,甚至导致其他的生理疾病。(详情点击网站文章:药物治 …阅读更多
抑郁症——帮助我们回归心灵自由与平安的珍贵礼物
把抑郁症看成珍贵的礼物似乎有点矫情,因为抑郁症已经成为人类第三大负担疾病,并成为导致人类自杀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据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世界共有抑郁症患者3.5亿名,而根据费立鹏2009年刊登在《柳叶刀》上的研究数据推算,我国约9000万人患抑郁症。数据显示,5个抑郁症患者当中就有1名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 …阅读更多
迈向心灵自由之路
有些时候,我的内心充满了深深的平安和慈悲。对,是慈悲,不仅仅是爱,一种和天下苍生同在的感觉。那不是自大,不是想站在苍生之上享受比他们更强大的优越感,而是对于同样身为人类在精神和肉体上的各种限制和不足的深深同情,一种对于人类在本质上并无差别的一体感,以及对美好人性之实现的无条件相信的信心。 身为心理咨询师的我也有自己尚未处理圆满的 …阅读更多
评:广州日报之“抑郁自杀,非典型‘过劳死’?”
浏览广州日报2014年5月11日B12版健康周的报道“抑郁自杀,非典型‘过劳死’?”一文,觉得现在的主流媒体在报道关于压力处理,抑郁应对等心理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明显在方向上走弯路,都只是围绕消除症状而努力,却没有对引发症状的根源进行探讨,属于治标但不治本,现对此现象进行点评如下: 一.从广州日报文章中可以看到, …阅读更多
本心疗法(之七)
本心疗法的理论很简单:“只要学会理性思考,恢复心灵自由,人就不会存在任何心理问题,更不会疾患心理疾病”。为了最大化的帮到来访者,我经常要不厌其烦举很多例子来让来访者消化吸收本心疗法。 我经常会跟我的来访者说,除了本心疗法,目前世界上所有其他的心理疾病治疗方法都是在带领来访者走弯路,是把问题搞复杂了。 我会一一列举目前市场上主 …阅读更多
本心疗法,为什么要问“为什么”?
关于“为什么式提问” 记得在学习心理咨询技能时,书本明确指出:带有“为什么”的问题属咨询师不恰当提问之列,其他的不恰当提问还有:多重选择性问题、多重问题、修饰性反问、责备性问题、解释性问题。之所以把这些问题列为不恰当提问,乃因这样的提问可能会产生消极作用,如造成来访者依赖、责任转移、减少求助者自我探索、产生不准确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