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自杀危机案例

一、个案基本情况:王亮(化名),男,6岁半,小学一年级学生。一天早上,王亮的妈妈一见到我就紧紧地抓住我的手,焦急地对我说起了她的孩子王亮近来的表现,讲孩子经常说“活着没意思,还不如跳楼死了算了”这样的话,吓得全家心里忐忑不安,爷爷奶奶整天盯着他,生怕他出意外。这位心力交瘁的母亲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这怎么可能呢?我的脑海里立刻出现了那个活泼可爱却又不乏调皮的王亮,与妈妈所反映的王亮结合到一块。那么开朗的孩子怎么会有这么悲观的想法?刚开学,他的确是管不自己,经常侵犯同学,课堂上亦缺乏自制力,做小动作,搞恶作剧,实在令人头疼。但自从他爬山摔了腿以后,他不太惹事了,我也就抓住这个机会经常表扬他。几天,他似乎变了个人,课堂上能坐端正了,对同学也比较友好,作业也有了明显进步。全体师生都为他的转变而高兴,他自己也更“得意”了。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看着王亮妈妈那无助的眼神,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当天,我找王亮谈话,随后又进行了家访。

我了解到王亮的父母开了一个小餐馆,生意很红火,经常很晚才回来,所以很少有时间跟孩子在一起,王亮主要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在家里,孩子性格急躁,不顺心时常常惹事,有时甚至还打爷爷奶奶。老人深感无奈,妈妈为了稳住孩子的情绪,常用物质来奖励激他“听话”。自他摔了腿之后,为了辅导孩子,爸爸近来天天亲自接送孩子,对他也确实关心。但孩子的表现差强人意,父亲似乎更急,看王亮不顺眼,开始尚能忍受,时间一长,常常简单操作,对于孩子所犯的错,以打骂来解决。所以,当他在家时,孩子还是比较听话的,看起来还乖。但父亲又承认,父子关系紧张,与孩子的沟通有困难。有一次,接孩子时,同学告状,王亮作业没完成,还淘气。回到家里,爸爸边打边说:“天天让别人告状,打死你算了!”王亮表现出反叛的性格,当时就说:“你们看我不顺眼,我不要活了!”父亲为此感到震惊,一时间也束手无策。当父亲不在场,孩子在遭受责备时,这样的话也就脱口而出了。

孩子之所以会产生悲观厌世的心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危机干预:
(1)听到这些情况,根据平时的经验积累并查阅了一些资料后,我马上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些看似偶然和矛盾的事情背后潜藏着一些必然的因素和规律。我立即对他进行了家访,全面了解个案的家庭背景和成长历程,从中寻找孩子人格成长的足迹。

(2)经分析个案的资料发现,家庭教育在个案的问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立即与家长取得联系和沟通,先与家长进行了开诚布公的交流和互动,首先解除他们的恐慌心理,让他们认识到儿童自杀意念的产生的原因和发展历程,并让他们知道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共同制定了一个危机干预计划。在计划中,从家长的改变作为突破口,以带动孩子的改变。A、学会倾听孩子说话,鼓励并让孩子表达他的看法与意愿:许多父母常犯的失误就是还没有沈思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时,就加以否定。这样抹杀孩子的需求并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反之若孩子是对的,父母要虚心接受,若孩子看法有偏差,则大可不必认同。B、软性的处理方式:父母生气时,稍微做几分钟深呼吸,让自己的情绪缓解一下,冷静下来,不要情绪化,就事论事,不翻旧帐,不做人身攻击。C、共同出游,家长应利用假日,陪孩子出去散步,踏青。一方面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又可使孩子有良好的心境。D、让孩子从内心感受到“即使是家长批评我,也是爱我”。

(3)对个案进行心理辅导。以谈心的方式与王亮进行沟通,从认知层面进行改变。在学校生活中,运用行为改变的原理与技术,尽量给他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强化和反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感受人际关系的温暖,改变他对周围的同学和环境负向认识,建立正向的他人概念。

三、案例分析:
1、个体遗传因素。从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因素来看,不外乎环境和遗传两大因素。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而环境使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国外的一项研究自杀的资料宣称:有的人天生就有一种自杀的倾向,如果后天的环境创造了使这种倾向变为现实的土壤,那悲剧很有可能发生。再者,弗罗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来看,人生来就有一种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而人就是在与这种死本能的斗争中发展起来。如果心理发展较正常,人们能够正确处理生本能和死本能的关系,而处理不好,就会演变为一种攻击倾向特质,包括攻击自己和他人。在这个案例中,王亮是一个有攻击倾向的儿童,在学校中也经常欺负其它的孩子。我们可以从这些理论中得到启发。

2、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所面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举止言行和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有重大影响。父母的行为和教育方法,都会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重大影响。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德对父母的教育方式类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他把亲子关系分为四种类型:(1)权威型,父母对子女实行高控制,反过来又能接受子女的意见和想法,最终以父母的权威控制为中心。(2)专制型,家长对孩子进行严格控制管理,力图使孩子的行为与家长的目标一致,不采纳孩子的任何意见和想法,也很少与孩子交流。(3)宽容型,父母对孩子宽松、宠爱,很少用权威或规则来管束孩子,经常运用说服、说理的方法教育孩子。(4)放任型,父母对子女的成长、教育不闻不问,无时间、无精力、也无能力教育孩子,与孩子之间很少沟通,感情冷漠,思想上产生了“隔阂”。结果这类孩子一般表现为多动,缺乏意志,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常成为问题儿童。从个案情况来看,在开始时,家长是典型的放任型教育,因生意原因没有精力和时间管孩子,形成了隔代教育的局面,这是很不利的。等到孩子开始自己的学校生活后,才发现孩子有这么多缺点,学习能力也较差,“望子成龙”的心理又使他们的教育方式演变为“专制型”。他们很少和孩子在一起,缺乏亲子之间的感情沟通。但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特别是父亲,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稍有不满,轻则责骂,浅尝重则大打出手,并说出一些过激的言语,刺激孩子。对于孩子来说,他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但得到的却是压制,诸多的不准,这些压力给孩子的心灵蒙上了阴影,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并没有真正服从父母的管教,取而代之的是把气撒在爷爷奶奶身上,甚至产生自杀的心理倾向。

3、 学校因素。一年级是孩子心理上的一个转折点,在幼儿园,在知识掌握上没有过高的要求,所学的科目不多,孩子完全是在玩中学习,进入小学,孩子不能完全适应学校提出的诸多要求,有的孩子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对于王亮来说,如果再像幼儿园那样打打闹闹地听课,显然是不行的,另外,对于自由惯了的孩子来说,一下子不能接受这些约束。因此,他想摆脱种种束缚都不能的情况下,也会产生这种消极的情绪。

4、大众传媒。在信息化的时代,各种媒体宣传、报道,网络等充斥着每个家庭,一些武打、暴力甚至自杀内容深深地络在孩子心中,对他们起到了负面影响作用。经了解,王亮最喜欢看的是武打片。根据班杜拉的社会观察学习理论,孩子在观察和模仿中习得很多行为,包括正向的和负向行为,因此,这也是儿童模仿力很强的理论基础。
一个问题行为的出现,都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人的人格塑造,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人幼年时的种种经历的沉淀和积累的结果。所以,以上只是分析从理论的角度对该案例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以引起大家深思。如何更好的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如何在中小学更好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也许青少年自杀现象已经走入人们的视野,而对儿童自杀的聚焦和研究还太少。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视野应该具备很强的前瞻性,使“教育时时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教育切切实实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本”。要真正使我们的教育完成这些使命,也许,该是我们行动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