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群体极化对决策的影响

我们总是倾向于认为,群体决策可以平衡不同成员之间的偏好,但心理学的研究并不支持这种结论。事实上,通过群体讨论,人们的观点总不是被均和了,而是被极化了,他们最初的偏好会被放大,以致最后经常是比一开始更为极端。

在早期有关风险的一系列研究当中,显示决策会根据问题的不同类型而转向保守或是冒险。

转向极端

从那以后,来自世界各地几百项研究已经显示了群体极化现象的现实存在。比如说,在一次群体讨论以后,战争支持者会变得更加好战,一开始有种族歧视的人会更加极端,以及对某个岗位应聘者有少许好感的群体,结果这种好感最后会更加强烈。

自然,这种转变与政府,宗教和司法系统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上,一份“最牛的”(顾名思义翻译法)现实版群体极化研究拿美国的法律体系开了刀。梅恩与沃克(1973)分析了联邦地方法院法官在单独或群体当中就坐审判时所做的决定,以了解是否群体讨论会不会成为影响判决的因素。

在1,500份由法官独自判决的案件当中,只有30%的时间法官会做出比较偏激的判决。然而当法官身处于由三人组成的群体当中时,这个数字就成倍地增长到65%。这似乎意味着哪怕是受训的专业决策者也容易让步于群体极化的力量。

这该如何解释

心理学家对此有三个主要的理论——说服模式,对比模式和异化模式——但每一种模式都有近似的原因。在任何试图作出决策的群体当中,很可能都有朝向某个特定方向最初偏向。而那些一开始对这种有偏向的决定并不怎么感冒的人,或许就会改变他们的想法以迎合大多数人。然而,其过程各有不同。

1 说服模式:人们由于他人理性的论证说理而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2 对比模式:人们改变他们的想法以符合群体规范,尤其是当这些规范已经为社会所认可时。

3 异化模式:此为对比模式的变种,指的是人们改变他们的想法以适应自己的观察,这种观察认为群体应该会做出那样的决策。

正如你所看到的,这些模型相差都不大,其机制也基本上是独立运行,制造出类似的效应:被进一步推向极端的决策。

如何对抗极化

值得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群体都会以这种方式极化,而且,事实上有一些研究也并没有观察到群体在决策当中的极化效应。稳定的群体,以及群体讨论的问题是成员所熟悉情况下,极化就不容易出现。然而,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在群体建立之初以及群体成员面临的任务是他们所不了解的情况下,群体极化会在决策当中以一个重要的因素出现。

心理学家并不十分热心于为群体极化提供解决方案,因为在群体决策当中还存在着趋同思维与群体信息共享不足等诸多问题,这就已经让心理学家够头疼的了。然而,由于趋同思维与极化现象具有类似的原因,大致上适用于趋同思维的方法也适用于极化现象。最主要的就是在群体当中培育不同意见,这就需要在讨论中鼓励看问题的多视角和批判性的观点。而由费什金和鲁斯金主持的调查也显示群体内部的多样化可以防止极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