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房奴、车奴,知道什么是“孩奴”吗?这是新名称,用来概括形容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为子女忙碌,为子女挣钱,而失去了自我价值体现的生活状态。 最近,80后准妈妈李春晓(化名),满脑子都在想“孩奴”这个问题。她恐惧未来的日子,自己未老先衰,每天唯一的任务,就是给娃儿当“奴隶”,拼命挣钱养孩子。这使得性格活泼的她,脾气变古怪。 …阅读更多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个案
结构式家庭咨询认为,作为一个结构式家庭咨询的咨询师,首先要挑战咨询师的诊断,即使我自己就是咨询师,在咨询中,我也要挑战我的诊断。下面结合笔者的一个实践中的例子讨论如何进行家庭咨询。 这是一名我诊断为社交(以害怕上学为主)恐怖症的来访者,家庭中有一个19岁独生女,青春期后期起病,父亲是成功的推销员,在外地工作。来访者以害怕上学为主 …阅读更多
果断放弃你人生的7%
美国保险巨头法兰克·毕吉尔刚从事保险业的时候,事业曾经一帆风顺。出色的推销能力,让他在这个行业里如鱼得水。 当他充满激情、对未来充满抱负、渴望在保险业里大展身手的时候,他却遭遇了自己从业以来的第一个工作“瓶颈”问题,并被它牢牢困住。 他想让自己的业绩得到迅速的提升,于是他开始起早贪黑地出去跑业务,并使出浑身解数说服客户购买他推荐 …阅读更多
从消极认知谈情绪ABC理论
人的健康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健康。心理健康才能够体验到幸福,即使遇到艰苦的环境也能苦中求乐,遇到突发的恶性事件也能够及时摆脱出来,把不利因素转化成积极的动力,使生活变得可以把握。如果心理不健康则是另外一种情形:易被伤害、自觉处境艰难,处处不顺,时时痛苦。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呢? 这是由人的心理结构决定的。心理结构包括下面几种内涵: 对 …阅读更多
部分影迷因沉迷于《阿凡达》而抑郁
据《每日邮报》报道,看电影是人们缓解现实压力的一种常用手段。但对《阿凡达》的影迷来说,卡梅隆的3D特效却使得部分影迷沉迷于电影中的虚幻世界不能自拔。网上关于《阿凡达》的讨论正汹涌澎湃地激增,许多影迷表示为不能真正生活在《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感到忧郁,部分影迷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据CNN报道,北美影迷网站为此在“阿凡达论坛” …阅读更多
从林黛玉的性格谈抑郁症
看过小说《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自幼羸弱多病, 苍白消瘦,多愁善感,心境忧郁,损害了她的身心健康。要了解林黛玉的病,先要从剖析她的怪僻性格和特定处境入手。 在贾宝玉的眼中,林妹妹“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简而言之,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貌、体弱、多愁、善感和多疑的“病西 …阅读更多
2010长春“两会”提案:建议将心理咨询纳入医保
提案名称:《关于将心理咨询纳入长春市医保范畴的建议》 提案人:民革长春市委员会 工作节奏加快、就业形势严峻……现代人的心理越来越脆弱。心理亚健康、不健康这样普遍,能不能将心理咨询纳入医保范畴呢?民革长春市委员会草拟了一份团体提案——《关于将心理咨询纳入长春市医保范畴的建议》,将提交到长春两会。 数据:每年28.7万人自杀身亡 你 …阅读更多
夫妻间的猜忌或根源于哺乳期
温州的一位女士怀疑自己事业有成的丈夫有外遇,便雇了调查公司对自己丈夫的行踪展开调查,数次调查的结果表明,她的丈夫是清白的。据该婚姻调查公司说,在他们接手的250多起婚外恋调查业务中,其中有20%的妇女调查丈夫婚外恋皆为无中生有的事情。一些社会学家也认为,这种不信任配偶的无端猜疑,正逐渐成为危害家庭和谐的一大因素。那么,心理学家是 …阅读更多
师生恋的心理学分析
琼瑶的小说《窗外》:江雁容爱上了语文老师,老师由原先的疑惑、拒绝,到后来的接受和投入。但临近高考的学生和已婚的老师之间,注定是一场面临家庭和社会道德非议的恋爱。 日剧《魔女之条件》:女老师未知在凛冽的清晨和一个男生相撞,而这,就是缘分的开始。但两人的相爱遭到了学校、男孩母亲、女老师男友甚至法律的阻碍。 瑞典电影《教室别恋》:37 …阅读更多
溺爱孩子是自爱的表现
现在很多家里都是独生子,都存在比较严重的溺爱孩子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分析认为,溺爱孩子很大程度上是自爱的表现。可能很多人都不会赞同这种观点。 比如很多家长逼着自己孩子学钢琴,别人问起,为什么要孩子学钢琴,家长会觉得学钢琴对孩子的前途有好处啊,万一学习不好也有别的出路可以走,但是如果深层次的问起,很多这样的家长当年都有对钢琴的特别爱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