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的女儿总是爱说大话,经常向人家胡乱吹嘘,甚至情不自禁地说假话。比如,她对邻居说她的物理成绩特别棒,曾在老家上海获过全市物理竞赛第一名。结果,当我与邻居聊天谈起她的物理成绩特别差时,邻居吃惊地问我:“您女儿不是得过物理竞赛第一名吗?”我被问得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还有一次,她对新来的班主任说她爸是外贸局局长,不久这位班主任就来 …阅读更多
标签归档:亲子教育
孩子隐私 非请莫入 ——慧苑心理咨询中心张功和老师接受广州日报采访
孩子的手机短信,即使作为家长的您,今后也不能随便翻看,因为这有可能导致您违法。 日前,《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草案)》中提到: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及其他个人信息,未经同意,任何组织、个人不得查看、毁弃、公开。 对于孩子的隐私,一直都没有得到家长们足够的重视,不少家长依 …阅读更多
青少年调查:富有独生子女缺关爱易入歧途
“我是一个初三的学生,面对网络,深深陷入其中,我想摆脱,但是回天无力,虚拟的世界简直太精彩……谁来拯救我!”这是某网站的贴吧里一个孩子的呼救。在某网站有关“网瘾”的贴吧里,来自家长和孩子们的求救贴子触目惊心。 沉迷或不当使用网络,不仅损害青少年个体的生理、心理健康,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重大危害,如何保障青少年网络安全,拯救这些 …阅读更多
谁!将孩子们推上绝望之路
中新重庆网5月17日电(汪绯 余中明)最近,笔者在媒体上接连看到小学生自杀的事例:3月18日下午,11岁的女孩刘静(化名)从本市某小学教学楼跳楼下,头部着地,生命垂危;4月8日,大荔县沙底乡霸城小学14岁的六年级女生小雪(化名)放学回家,在家服药身亡;5月4日上午8时,巫山县巫峡小学六年级2班4位小学生集体服毒自杀……。一个个处 …阅读更多
4年 用纸条和父母交流
他曾经乖巧懂事,是父母的骄傲,也曾经聪明好学,是老师的宠儿,但经历过的一些挫折却让他在风华正茂的年龄离开了学校,躲进了家中的小屋。4年来,他不再和外界接触,终日与电脑为伴,近4个月来更是饿了吃薯片,渴了喝酸奶,和父母的交流也是通过纸条来进行。看着19岁的儿子越来越自闭,心疼的父母整日愁眉不展,以泪洗面:“谁能救救我的孩子?” 曾 …阅读更多
教育如何成为一种人生障碍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今天中国明显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有着深刻的教育根源和广泛的社会杀伤力。它不是中国教育的局部发烧感冒,而是某种根本性大病的症候。 我不久前曾参加过一个集中了众多国内大学就业办负责人的职业规划论坛,大家在一起火热地、焦虑地探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方案,直讲得个个面色发黑,于是提请在场的几位外国同行分享些过来人经 …阅读更多
期望高易使孩子心理焦虑
心理专家表示:父母老师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容易造成孩子心理焦虑。 生活实例 琪琪是一个初三女孩,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上次的月考成绩滑坡很大。从此,琪琪每天上课时注意力更加“集中”,生怕听漏了一道题,记丢了老师说的一句话,下课也不离开教室,而是盯着上节课的内容反复“琢磨”。 她白天忧心忡忡、坐立不安、头晕头痛,晚上恶梦纷扰。看 …阅读更多
孩子任性是种心理需求
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见到一些幼儿,为达到某种目的特别任性,有时甚至会因此哭闹不止,把家长搞得精疲力尽而仍不罢休。为此,家长只得退让,或者听之任之;而有的人却把这种任性,归咎于独生子女带得太娇惯。这都是错误的。 据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科克的研究表明,孩子任性是种心理需求的表现。他指出,幼儿随生理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他们 …阅读更多
要了解逆反心理和脾气倔强
不少父母心中有着苦恼,孩子长大了脾气倔强,不象以前那样听话,与父母的关系变得不那么和谐,甚至十分紧张,父母为孩子作出种种安排,孩子却偏不高兴去做,喜欢顶牛,这种逆反心理的产生,有来自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内在因素,也有因为父母教育不当,不理解孩子造成的。 孩子从小学进入中学,生理上发生剧烈变化,心理上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表现在成人感、 …阅读更多
孩子“一心二用”不是错
“儿童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2~3种事情上”不是错,这是美国行为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新近携手从事的一项专题研究得出的结论。他们还建议父母把这种训练纳入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 ★理由 孩子未来做很多事情都需要他同时把握全局、通盘考虑。比如开汽车要留意地形、注意路上的环境和行人、还要关注红绿灯的变化;弹钢琴时,眼看琴谱、耳听琴音、脚踩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