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心理学堂

不要轻易给病人下精神疾病的诊断

诊断的目的是为了治疗,治疗是一个渐进的深入展开的过程,医师应当尽量全面深入地了解病人,过早诊断会限制医师的视角。一旦作出某种诊断,我们倾向于选择性忽略病人不符合诊断的方面,相应地过度注意那些可能会证实我们最初诊断的特征。 精神疾病的诊断有可能给病人造成一种不平等的感觉,这样一方面会影响病人自由安全的表达和交流,另一方面会影响医师 …阅读更多

宣泄可以缓解女性的抑郁症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今天真郁闷!尤其是女性。由于女性自身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以及特殊社会环境的压力,各种心理疾病乘虚而入,开始在女性群体中悄悄蔓延。作为女人,抑郁时该如何进行心理调节呢? 男女抑郁症比例是1∶2 根据调查显示,女性抑郁症患者是男性的两倍。因为妇女必须面对月经、怀孕、生育、绝经和避孕等一系列生理过程,体内激 …阅读更多

强迫症人的自相搏斗

强迫症病人在寻求医生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同时,自己应该如何配合医生自救呢?首先就是需要审视和理解强迫症的本质,然后才能找到走出“怪圈”的道路。心理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说强迫症的本质就是“一个人自相搏斗”,由于自相搏斗的内在冲突不断延续,强迫症也不断扩展,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从而使病人陷入痛苦的深渊。 如何理解强迫症自相搏斗的实质 …阅读更多

抑郁症低龄化,父母“惯”的?

21岁的陈思雨(化名)最近让父母操碎了心。“我们的家庭条件还算是比较好,她毕业后安排的工作也不错,我实在想不明白,这孩子咋就患上抑郁症了呢?”家住沙河口区的陈先生告诉记者,“患抑郁症之后,小雨一个月瘦了20多斤,我跟她妈上老火了。” 心声 “我们刚刚踏入社会,可能还不太适应社会的压力。生活跟我们以前所想象的一点都不一样。所以常常 …阅读更多

精神分裂症的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 从家系调查看,血缘关系越近,同病发病率越高,就是说有家族的聚集性。因此,我们应加强遗传的咨询和宣传,避免近亲婚姻,家族里面假如有精神分裂症病人或有精神方面疾病的人,最好不要通婚。同时要对病人和家属进行有关知识的生育指导。 母亲孕期有病毒感染、严重的营养不良,胎儿可能会出现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结构的紊乱,这与以后精神分裂症 …阅读更多

抑郁症并不遥远

在抑郁症患者眼中,整个世界就像是蒙上了一层黑纱,灰暗而压抑。 一个幽灵,在我们的身边游荡 很少有人习惯于将这种心理疾患与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2005年,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自曝患上抑郁症,使得“抑郁”话题一度升温,然而,在多数人眼中,抑郁症,除了作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之外,依然只是一个与己无关的名词,它的存在,仿佛只在遥远的他处。 …阅读更多

神经症并非“神经病”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精神病称之为“神经病”,把精神病人叫做神经病人,因而一旦听到某人患了“神经症”,就视为“神经病”,当作精神病看待。他们把神经症当作精神病的同义词,以致不少患者一旦确诊为神经症后,他们可能惊恐不安,羞于把这种疾病告诉别人,默默地忍受痛苦。事实上,神经病是一种错误的叫法,神经症和精神病都属于精神医学的范畴,神 …阅读更多

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

高考期间,许多学子厌食;而近日天气转暖,一些青少年为了减肥,主动拒绝进食,却患上进食障碍。据介绍,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生人群多数是青少年,高峰年龄在14-23岁左右。患者往往有意识地为了减肥想使体重减轻,或者把拒绝进食作为减轻压力的一种解脱,伴有体象上的进食障碍。近年来,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生有上升的趋势。 病因 神经性厌食症临床表现为 …阅读更多

厌食症和贪食症是一对刻薄的孪生姐妹

在减肥运动风起云涌的今天,人们对“厌食症”这个名称已不陌生。因主演《泰坦尼克号》而声名鹊起的凯特·温斯蕾特,以珠圆玉润的身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她也曾饱受厌食症折磨:“当我19岁时,以为瘦就是美结果搞到精神崩溃。”经过6个月的挣扎她终于恢复进食的意念,以后又得到丈夫的鼓励,才对丰满身材乃至对自已重拾自信! 绝大多数时候,厌食症和 …阅读更多

瘦骨嶙峋仍嫌自己胖

瘦骨嶙峋仍嫌自己胖 “厌食症是一种‘富贵病’,目前我国患厌食症的人群越来越多。”广州军区总医院门诊部主任崔伟历表示,引起厌食症的原因主要有生物、社会和性格三个方面。生物因素如病人由于长期过度节食,体内的五羟色胺系统普遍偏低,很容易引起厌食;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呼吁减肥的“审美观”大环境引起节食减肥浪潮,这些都是厌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