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担心被视为异类,34岁的血友病患者任健康8年没踏出家门。如今,走出自卑心理的他变得开朗健谈。今日,全球迎来第22个“世界血友病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提到这段经历,任健康说,对于一些血友病患者而言,如何克服心理障碍,和接受药物治疗同等重要。
34岁的任健康家住巴南区一品镇,虽然左腿拄着拐杖,但其精神头一点不逊色于身边的志愿者。谈到病情,任健康说,小时候,父母常发现自己周身青一块紫一块。6岁那年,由于大出血,父母将其送往市内医院诊治,这才发现儿子患上了血友病。
在接受治疗以前,每次膝关节、髋关节出血时,任健康都只能躺在床上,等伤口自然止血愈合。这一躺,通常是1、2个月。最难熬的一次,他在床上整整躺了近半年。“从小到大,我几乎没跑过步,只能在梦里奔跑。”他苦笑着说。
1993年,任健康退学回家。由于出门需乘坐轮椅,路人不经意的眼光,逐渐让他难以忍受,因而变得自卑、不愿出门。之后8年里,他都“躲”在家里看书、画画。“虽然能打发时间,但我不知道这样做,能有什么意义。”
2006年,在与一位志愿者的谈话中,任健康提到自己的凝血因子比例为6%。对此,志愿者很惊讶:“你为什么要坐轮椅?我接触到的一些患者,病情还要严重,但他们都没有坐轮椅。”正是这席话,让任健康开始反思自己,并尝试借助拐杖行走。
如今的任健康不仅走出了家门,还发挥自己的美术功底,在“剪·爱艺术工作室”当起了设计师,性格也变得开朗健谈。回顾从前,任健康坦言,相比于身体原因,致使自己不愿出门的,更多为自卑心理。他说,很多血友病患者都存在心理障碍,只要尝试克服,就会发现,人生并不如想象中那般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