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攻击身体 → 胃痛、头痛、暴食、厌食;
2、攻击外界 → 打架、网瘾、反社会行为;
3、攻击心理 → 焦虑、抑郁、强迫;
4、攻击精神 → 幻觉、妄想、解离 ;
– 有强大意志力(未让情绪摧毁身体) ;
– 有改变潜能(情绪仍在心理层面可逆);
满足需求 → 孩子要手机给手机,要休学就休学;
讲道理 → “人生还长”“看看那些更惨的人”;
改变环境 → 转学、搬家、切断社交;
宣泄情绪 → 鼓励哭闹、摔枕头、撕纸;
但这些方法就像给漏水的水管贴胶布——暂时止漏,却未修复破裂处。本心疗法的核心观点是:只有让被困住的情绪恢复“思考自由”,才能真正疏通心理阻塞。
1、签署“不伤害承诺书”:用仪式感让孩子承诺不用自伤应对情绪;
2、建立“情绪急救包”:放入冰袋(敷脸降温)、舒缓音乐(转移注意)、温暖小卡片等;
3、设置“安全岛”:在家里布置一个铺满软垫的角落,配隔音耳机和减压玩具;
1、情绪天气预报:
“妈妈今天的心情是多云转晴,因为工作遇到挑战但解决了。宝贝今天是什么天气?”
2、念头分类游戏:
把想法写在便签上,分成“事实”(蓝色)和“想象”(黄色),比如:
– 蓝色:“数学考了70分”
– 黄色:“老师觉得我是笨蛋”
3、十年之问:
“这件事十年后还重要吗?如果不会,现在值得为它崩溃吗?”

昊昊,14岁:因校园暴力抑郁自伤,系统咨询后成为学校心理社社长,设计出“思维解套卡牌”帮助同龄人。
统计数据:个案跟踪研究显示,接受本心疗法的青少年,2年复发率仅15%,远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69%)。
2、绝不催促康复 → 把“什么时候能上学”换成“今天你发现自己的哪个进步?”
3、绝不孤军奋战 → 加入慧苑心理互助群(扫二维码),有咨询师贴心指导 。

此致
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