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Tag Archives

标签归档:失眠

25%成年人或存在睡眠问题 多有焦虑等心理问题

或因工作压力,或因生活琐事,目前大约有1/4的成年人存在或多或少的睡眠问题。尤其是随着春天的到来,气温逐渐回升,人的交感神经变得异常敏感与兴奋,于是,对于容易失眠的人来说,睡眠质量就会变得更差。 如何正确认识失眠?失眠后又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来进行科学治疗?昨天,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睡眠专家张永华走进本报名医大讲堂,就失眠问题为 …阅读更多

噩梦来袭

日前,《生命时报》联合搜狐网健康频道、新浪网健康频道进行了一项调查,在4589名网友中,有32.5%的人一周至少做一次噩梦,37.7%的人每月做一次以上,半年一次以上的占29.2%,仅0.6%的人从未做过噩梦。 糟糕的噩梦也是全球人都有过的经历。德国睡眠研究所最新调查显示,在4000多名德国人中,10%的人近半年来频繁做噩梦,6 …阅读更多

摆脱心因性失眠

人到中年的李女士一到夜里就发愁:人都困得不行了,可一躺到床上睡意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有时眼睁睁熬到天亮。这日复一日的折磨,使她对失眠有着莫大的恐惧和痛苦体验。 李女士这种病人在夜幕降临时,会无意识、不由自主地进入担忧恐惧程序,我们称之为预期焦虑。尽管早早躺下,紧闭双眼,但脑子却在一刻不停地胡思乱想,这些想法都是负面的,自然扰乱了睡 …阅读更多

主动失眠,你得了吗

为什么失眠的人越来越多呢?为什么失眠越来越难治呢?现在的医学越来越发达,怎么能对付不了小小的失眠呢?不是失眠疾病本身难治,而是我们患者主动失眠。失眠要彻底改善睡眠不仅要靠药物作用,还必须积极的态度去配合,改变主动失眠的不良习惯。    你可能不明白了,谁会主动失眠呢 什么叫主动失眠?主动失眠是指长期熬夜,过度夜生活,引起身体的脏 …阅读更多

失眠与心理紊乱有关

临床观察及实验结果都证明:失眠,尤其是长期失眠的主诉是不可靠的。许多学者对主诉失眠的病人进行研究后发现,失眠与心理紊乱有关。他们对睡眠潜伏期往往估计过高,而对实际睡眠时间又往往估计过低。实验测试时,失眠病人对有关睡眠参数的叙述与客观记录不符,不是夸大就是缩小。大多数专家认为,失眠的体验与情绪、性格有关。        为什么很多 …阅读更多

儿童睡眠障碍的表现和消除对策

失眠的经历大多数成年人都有过,可几个月的宝宝也会存在睡眠障碍,这让许多家长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儿童睡眠障碍甚为严重,以下的两组数字更能说明这一点: 2005年3月全国儿童睡眠医学研究协作组在8个城市,随机抽取了3万份样本,对2岁到12岁的儿童家长进行了儿童睡眠状况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儿童睡眠障碍症的总发生率为27.11%,其中睡 …阅读更多

导致失眠的九个主要因素

(1)心理因素:急性或慢性焦虑;急性或慢性忧郁;上床时正考虑某些问题,丢不开,放不下;常担心自己睡不着,这样的担心最妨碍入眠。还有人害怕黑暗、害怕恶梦、害怕睡过去不会醒过来等等,任何原因引起的睡前过度兴奋都妨碍入眠。 (2)睡眠环境因素:有的人只习惯在固定的环境中睡眠,换间房、换张床便睡不着。老年人对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往往更差。 …阅读更多

改善失眠靠自己

不少失眠者初诊时,大多都抱怨周围的吵闹声、噪声等外界原因使自己失眠。其实这些失眠者即使到远离闹市的深山老林,或寂静的寺庙里,他们依然睡不着。因为大多失眠并非外因所致,而是内心的不安与躁动引起。例如内在的冲突、烦恼、忧郁和家庭、人际的矛盾等,致使他们在睡眠时思绪万千,杂念丛生,剪不断理还乱,因而难以入睡。如果把失眠仅仅归为外界影响 …阅读更多

失眠是怎样发生的

在人的神经系统中,大脑是最复杂的一个部分。将大脑比作人体的司令部,而大脑皮层细胞则好比是司令员。大脑皮层细胞的活动十分复杂,虽然归结起来只有“兴奋”和“抑制”两种状态,但这两种状态的转换过程却极为复杂,因“兴奋”和“抑制”这两种作用在大脑皮层细胞里相互对抗,相互制约而又相互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它必须保持一定的平衡, …阅读更多

失眠者的自我心理行为调适

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等。有研究表明,持续1周失眠的会变得急躁、恐惧、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时可出现定向障碍或共济失调,并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严重的精神障碍。连续失眠还会使人白天精神萎靡或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进而影响社会功能。 有人曾对失眠症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发现失眠症患者症状自评量表中的躯体化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