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罗杰斯治疗的特点

1.以来访者为中心

罗杰斯治疗与精神分析和行为治疗不同,不是靠探究无意识领域或改变反应形式来纠正不正常的行为,而是动员患者内在的自我实现潜力,使来访者有能力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治疗他们自己。罗杰斯强调,整个咨询关系应以来访者为中心。治疗是非指令性的,所有的情况都由来访者提供,治疗者必须暂时放弃自己的看法和判断,对来访者不作评价,对其意图不作探究和分析。治疗者的责任是创造一种良好的气氛,使来访者感到温暖,不受压抑,受到宽容和充分的理解。治疗者这种真诚和接纳的态度,会促使来访者重新评价自己和周围事物,并按照新的认识来调整自己和适应生活。例如一名口吃的女孩,对许多事恐惧,感到自己无能,当她发现治疗者对她的态度完全不同于父母和老师时,她想:“这个医生能够接受我,即使我有明显的缺点,那么为什么我不能接受自己呢?”这往往是转变的第一步。当她逐步理解到自己的价值,放弃了那些歪曲的、不真实的自我概念时,她就会认识到,她所不能接受的是母亲要求她说话字字正确,给人留下好印象,以致每当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时总感到不舒服。“即使在别人面前显得笨拙,那又有什么要紧呢?我是一个害羞的人,但至少我对人是真诚的,从不虚伪。”最终使来访者更准确地接受她真正的情感和态度,并相应地校正她理想中的自我。这一转变过程,是真诚的咨询关系所导致的。

2.把心理治疗看成是一个转变过程

罗杰斯认为,心理治疗主要是调整自我的结构和功能的—个过程。一个人有许多体验是自我所不敢正视和不能清楚感知的,因为面对或接受这些体验,与自我目前的结构不协调,并使其感到受威胁。

治疗者如同一个伙伴,就像是可以接受的改变了的自我,帮助来访者消除不理解和困惑,产生一种新的体验方式,而放弃旧的自我形象。心理治疗实质上是自我的学习过程。如果不建立适当的咨询关系,这种学习过程就不会产生。从外部可以把心理治疗看作是:“通过人际关系来改变人的行为。”罗杰斯指出,这种关系的主要成分是态度,而不是理论,教科书并不能传授心理治疗。研究证实,治疗成效取决于治疗者的态度,而不是他的知识、理论和技巧。只有以来访者为中心治疗所建立起的人际关系,才能使来访者成为他应有的样子,实现治疗的真正目标。

来访者是一名辍学青年,工作纪录不佳,没有明确的生活目的,在女人中厮混,曾因流氓行为被拘留过。最近由于酒后开车被吊销了驾驶证。他原以为治疗者会以权威者的口吻对他说教。当然,事实并非如此。借助于容忍的气氛,他愈来愈多地谈到自己,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治疗者给予鼓励和支持,使他逐步认识到行为的愚蠢,生活的漫无目的,但不知道如何成为一个成熟的人。以往遇到麻烦他总是归罪于别人,治疗深入后他才知道,生活中遭受的挫折只能责怪自己。他一直过着不负责任的生活,讥笑那些安分守己的人。由于他内心不协凋,支持这种玩世不恭的轻率态度,而事实上他还是羡慕生活充实的人。治疗者对他接纳的态度,使他也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同时激发出自我实现的潜力,使他的自我概念趋于完整,与情感体验更协调一致。不再干傻事,接受现实的价值观,对未来的生活具有责任感和信心。

3.非指令性治疗的技巧

与一般的指令性心理治疗比较,罗杰斯治疗反对操纵和支配来访者,很少提问题,避免代替来访者作出决定,从来不给什么回答,在任何时候都让来访者确定讨论的问题,不提出需要矫正的问题,也不要求来访者执行推荐的活动。

罗杰斯治疗采用的治疗技术,从最常用的开始,依次为:

① 认识来访者方才以某些方式表达的感情和态度;

② 对来访者从一般举止、特殊行为和以往谈话中表达出来的感情和态度进行解释或认识;

③ 提出交谈的话题,但是让来访者发表意见和展开来谈;

④ 确认方才来访者谈话的中心意思;

⑤ 提出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答案只限于“是”或“不是”,或提供具体情况;

⑥ 解释、讨论或提供与问题或治疗有关的情况;

⑦ 用来访者对治疗的反应来说明和解释交谈的情况。

罗杰斯为了避免操纵来访者,在交谈时往往只是简单地点点头或嘴里“嗯”“啊”应着,似乎是在说:“好,请继续说下去,我正在听着。”因而他曾被称为“嗯啊治疗先生。”有人经过言语操作性条件试验,证实这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它能强化来访者的言语表达,激发来访者的情感,使来访者进一步暴露自己,并随之产生批判性的自我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