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一个来访者的记录:五次咨询,从压抑与难受到坚定而轻快

        对于第五次去广州做心理咨询,我印象很深刻,所以决定要花时间把整个过程自己所能感悟到的东西写下来。虽然当初原本打算用一年时间把整套咨询做完,因为离的远及时间等问题一直到现在还进行到一半,原本打算放弃不再去了,后来又觉得中途放弃太可惜了,因为觉得老师那套本心疗法太神奇了,想一探究竟做完整套咨询我得到的是什么,所以决定一定要坚持到底,不然太对不起自己,也太对不起张老师及左老师的帮助了。
记得第一次咨询完后我有写一篇感想,当时就说自己以后每次咨询都要记录下来,但中间有两回我确实已经相当迷惑,甚至有些怀疑老师自创的那套本心疗法理论是否正确,因为自己的不确定,也为了不误人子弟所以我并没有像第一次自己对自己承诺的那样每次都及时的记录下来。现在我认为我应当记录一些值得记录下来的东西。
因为距离上次咨询时间已经有差不多半年的时间了,而我这个人向来方向感一直不是很好,下了地铁我就不太肯定我走的路是否正确,所以我停下来问了旁边路过的一位大爷。但大爷好像也不太清楚所以问我在要去的地方叫什么路,要去什么公司。我当时一楞,什么路我确实不记得,公司名我倒记得但又觉得说公司名不妥,毕竟中国人目前仍然比较排斥个人去做心理咨询,在国人的眼中,没有真正接触心理咨询的人可能普遍都认为去做心理咨询的个人本身一定有问题,说不定当我说出公司名的时候那大爷肯定像躲瘟疫一样的躲着我呢!虽然我现在对心理咨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不再像当初刚去做咨询那样耻于向他人说起,但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情况的发生我还是决定先向大爷道谢另找一个人问路。我从那件问路的小事发现我做咨询后心态确实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我为此而暗自欣喜,也在不停地猜想,这次我又将收获什么呢?
进入公司跟张老师打过招呼后左老师带我走走进了咨询室,起初我们围绕责任心这个话题开始谈我前期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自己所感悟到的一些东西。现在看来其实前期的五次咨询已经给我带了一些改变。因为我已经知道情绪只是一种信号,我已经能够轻易的察觉自己情况背后真正的反映的内在需求是什么?我已经很够很平静的接受身边的一切自己之前很反感或者很讨厌的东西,也能够能理智地去看待我之前很喜欢的东西,总得来说我现在可能已经能够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境界。当然这得归功于老师,因为是左老师教我心理世界也物质世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心灵自由的人是可以很轻易把两者分开。
左老师有再次提到其实每个人都是为自己的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活着,当初我听到这句话觉得这是一种很自私的想法,现在才知道这句话道出了多少真谛在里面。虽然我们人类很多时候给自己裹了很多外衣,我们为我们之前的知识体系,为人类舆论道德束缚住了太多的东西,我们之所以不愿意承认有些时候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更多的时候我们自己虽然内心有一些矛盾,但为了与大家所公认的东西相吻合,我们往往很容易撒谎甚至自欺欺人,当我们在内心一次次的强调就形成了我们自身的价值观,生活观……因为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已经慢慢地在接受家人及老师给我们灌输的东西,所以等到我们长大了我们甚至没有勇气和能力去怀疑它的正确性。
比如我在咨询前我认为一个人活在世上一定要有足够的责任心。做为女儿及儿媳我对他们得尊敬有加;做为妻子及母亲我要对自己的老公孩子细心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做为一名公司职员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公司创造价值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假如我没做好其中的某一项或者多项我会有愧疚感,我会觉得是我自己努力不够。因为社会教导我的是人要有责任心,不要给别人添麻烦。所以我没有考虑到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是什么,当我累了的时候不愿意付出的时候,其实我内心是有矛盾的但我却什么也察觉不到。所以我同样的要求自己的老公也要对我和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才行,当老公没有做好的时候我会因此而生气,我甚至认为我生气是理所当然的,就是要怪老公没做好才导致我生气的。我从来没有真正体会到为何说生气是自己的事,更不知道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只知道只要自己心情好一切都顺顺利利,只要自己内心不痛快我就可以少做事情或者乱发脾气,从来没有想过这些是靠自我修行。
所以,当初左老师问我什么是责任?人为什么一定要有责任心?人没有责任心就会如何时?我当时一听我就完全懵了,觉得老师为什么会问这些“弱智”的问题,人要有责任心不是件理所当然的事吗?社会教导我们就是这样子的呀!老师接着问我,人没有责任心会死吗?为何有些人没有责任心他们还活得更潇洒?他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以完全不顾家人或者其它人的看法,为什么他们照样可以活的好好的?说不定他们比一般的人寿命还更长。那些道德模范可能活的更累,心灵反而不是那么的自由。
对于老师当初提的一个个问题,我当时真的无法回答出来。但是之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每每当我问自己一些问题的时候我自己的内心好像更能得到一份平静,更够更加理解体谅他人,能够更好的尽快从自己的情绪中抽离出来,更够不那么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在这次咨询之前我一直没有想明白这是为什么。后来老师就跟我说明说其实人都是为自己的需要而活着,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需求也不一样,活法也就当然会不一样。
对于金钱我想每个人都会有很大的渴望,都希望自己能够有很多的钱,能够买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我当初也是这样的,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去上学的时候就一直为能够给果果他们上好的学校而矛盾着。我清楚的记得左老师跟我说的乞丐的例子,问我为什么一定要早早的送孩子上好的幼儿园 ?没钱晚一点上会怎么样?让他们先上一个差一点的幼儿园又会怎么样?这些问题老师当时问我也是有些答不出来,其它我内心知道晚一点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上差一点的幼儿园也不会怎么样,毕竟向老师说的那样,社会上还有那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一直还没有学上呢?可是我明明自己经济上没有那个能力又想着自己的生活能够向自己想像中的那样,内心有这种矛盾存在,我不接受现实,不认可现实,所以出现一些苦恼不也是很正常的事吗?当然这也是我后来所感悟到的。
同样,我对于爸爸及老公,我内心一直有一个标准的形象,当他们的做法与我内心的形象发现偏离的时候我也很容易生气,不满,埋怨……每个人确实都还容易受自己原生态的家庭影响,当内心小时候有某项缺失的时候,长大了也越是容易向他人去索取,但往往又很难再真正找到,那是自己内心的弱小,内心的不成熟,因为自己的内心不成熟所以也就很难真正找到自己内在的缺失。同理,每个人婚姻也是如此,假如婚内一方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也很容易产生问题,不和谐也就成了理所当然,有些甚至出现婚内不足婚外补的现象。
跟老师聊到这些的时候我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激动的跑去抱左老师,虽然前期的咨询可能让我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有所察觉,已经可以很容易的察觉自己的情绪和内在需要,但那种感悟却一直无法言语出来,老师突然把它们整理出心理方面的一些术语,那么系统的跟我讲解,我一下就如醍醐灌顶般。
是呀,每个人内心都有很多需求,都想能够在好的物质条件下生活,所以人们喜欢追逐财富和名利,当然如果以正当的手段去争取,以此激励自己是一件好事,用左老师他们的话来说是这样既满足了自己的内在需求还兼顾了他人。可大部分人是没有那么幸运,他们可能努力了很久都没能够成人自己想像中的那样,甚至还为财富和名利所累,最后出现一些问题也是理所当然的。
老师知道我已经能够用情绪的信号发现自己的需求后,老师又问我一个问题:“假如我自己的内在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又为如何?”我当初也有一直想这个问题,我有时候也会情绪低落,特别是当自己所处的外在环境特别不好的时候更是如此,我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做。确实目前我的生活工作好像是还可以,至少可以与我内心期待的差不多。假如我的生活又变得糟糕起来,假如我的工作又不顺心,我又会如何呢? 我一直没有答案,想了很久之后我终于还是回答老师,我说我不敢说我一定能做到像你们所说的“天塌下来当被子盖”,但我至少可以比较快速的走出我人生的低谷期。
没想到我此话一出,左老师竟然夸奖我说我的心态已经比之前好很多了。老师问我为什么我会觉得我会比以前更容易走出人生的低谷期,我说我会很容易接受事实呀,现在看来人其实是自己给自己太多的条条框框,假如抛开一切欲望,人活在世上的成本其实很低的,人是很容易在社会上生存的。有些东西并不是说想要就马上可以要得到,你要不到就一定要痛苦,或许正如佛法中讲到的缘分一样,缘分没有到你得到了也是枉然,又或者说你的德行没有到位,所以你是载不动那么多财富与名利的。 《易经》中讲到的厚德载物是很有道理的。
当我从地铁站出发去咨询的时候天是阴沉沉 ,还下着小雨的,可是说来也巧,我从老师那出来发现已经雨过天晴,前眼一片春光明媚的景象,因为下雨的缘故空气也特别新鲜。或许人也是一样,一定要经历过一些阴云密布的日子后才能过渡到阳光明媚,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你在阴云密布的时候采取的态度不一样,你日后见到的阳光是多还是少也就不一样。
越来越喜欢广州这个城市了,因为它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那里有很多本土的客家人,热情好客,却也能容下那么多的外地甚至外国人。那里有一些很古老的建筑也还有那么多的高楼大厦,虽然人超级的多秩序却不乱,从车站出来人山人海,但却很容易轻易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更不需要铁路工作人员拿着个大喇叭在你耳边大声的讲话做引导,那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吸引着各类人前去购买,我也特别想去淘几样自己中意的东西,但是我同样明白我目前还不能随心所欲地去买自己的想要的东西,想到这我没有以前的那种压抑与难受,反而特别开心,因为我不仅能发现自己的欲望需求,我更能够理智的看待它。想到这,当我路过的那些品牌店我也是随意的用眼睛的余光一扫而过而已,步子却走的坚定而轻快…

官方网站:http://www.huiyn.com
微博:http://t.qq.com/zhanggonghe6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