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梳理“行为” | 本心连载六

行为:人所生存的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和规则,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人要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要,必须认识并掌握外界环境的运行规律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种行为技能与规则,才能有效的在外界环境里获得资源。

因此,人的行为要遵循科学技术、道德与法律,但科学技术、道德与法律又是相对的,会随着时间、文化、科技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因此,行为是需要不断学习。行为包括人的口头语言、表情、具体行动。

1、行为的目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释放情绪或者满足欲望。用物理学做比喻,情绪和欲望是能量,行为和想法是做功。心理咨询中,来访者的行为是释放情绪还是满足欲望,需要意识化。除了食欲、性欲,人生的目的还有求知欲(好奇心)。而要满足欲望,要有行为。为了避免行为的混乱,就要定目标,要有意识的选择更有效的实现方法与手段。比如,想考北大,在哪个地方考,哪个学校考比较容易考上等。

2、行为的效用手段:行为是否有效要看结果。按行为效果的方向来分,满足欲望的行为分利已和利他。利己是对自己有利,比如偷、抢、骗,不愿意承担社会道德、法律责任等;利他是对他人、社会有利。愿意承担社会道德、法律责任,但欲望的满足不是最大化。人最好是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兼顾他人的需要。

按行为效果的手段来分,行为的手段要遵循三个关卡标准:科学技术关、法律关、道德关。

人的烦恼很多时候来自没有理清这三个标准三关内的冲突,不能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也来自没有搞清自我的边界与环境提供的三关三个标准的关系。另外,科学技术、道德与法律又是相对的,会随着时间、文化、科技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因此,行为的手段需要不断学习、更新。

首先是法律关:要意识到,法律是大家玩游戏的规则,大家都遵守才不会出现混乱,才能竞争。

其次是道德关:要意识到道德可能会跟你的个人需要冲突,虽然满足他人,长远来看也是为了自己,但即时的满足更有利于自我的发展,自我也更有力量,若老是注重长远利益,人就会经常处于饥渴的感觉,毫无力量。

而且,一般情况下,小孩看不到长远的利益,更注重眼前,容易形成压抑,若长大能看到长远利益,内心的冲突就会少些,也能平衡些。但若付出太多而得不到,就会失去平衡了。道德如双刃剑,没有道德,会有更多的社会问题,太多就容易出心理问题。

最后是科学技术关:掌握环境里的科学技术能较好的适应环境,获得资源,最大化的实现自我,但过度的渲染会提升自我生存的焦虑。按行为效果的环境来分,科学技术、道德与法律是相对的,会随着地域、时间等环境的不同发生变化。因此,行为需要不断学习、更新,与环境接轨。

3、行为的改变:人们行为的驱动力不外乎两个:欲望和情绪。欲望的不满足和情绪的产生,本质基本一样,都会导致人体的紧张,为了消除这个不舒适的感觉,有的人甚至会不择手段。所以心灵越自由,越没有情绪的放大或缩小功能干扰,本体欲望带来的不舒适感,就越不会太强烈,人们也就越会趋向于理性选择符合道德与法律的行为去满足欲望。

激发欲望与增加恐惧,是常用来改变人的行为的两种策略,其实说到底就是情绪的作用。兴奋感会放大欲望,恐惧感会抑制欲望,而行为的动力是源于欲望的强烈程度。每个人的心理过程都会表现出他个人的特点,构成了他独特的心理面貌。组成一个人心理面貌的就是他的心理特性。需要和动机反映了他心理活动的动力,能力说明了他对某种活动的适宜性,气质和性格表现了他的人格特征。

本心解说性格: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咨询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特别是因为情感问题前来咨询的来访者,说自己的老公或男朋友就是这样一个人,脾气暴躁,甚至会打人(有些是喝醉了酒会打人)。天生是这样的性格,没有办法。要么分手(离婚),要么就认命。除了打人这一点不好外,其它都好,对自己也好。真的很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办?

前来咨询,希望咨询师出些高招,帮助解决这样的困恼。试问,你真的相信他控制不了打人的行为吗?是不是改了打人的行为,这样的男朋友(老公)还是你需要的呢?来访者说是。那好,把他带来做咨询。他不来怎么办呢?他说自己没有心理问题,无需见心理专家。那你可以问问他什么叫心理问题?什么样的人是有心理问题的人呢?

打完人后又祈求原谅,保证不再犯,而又屡次重犯的人不算有心理问题,那么他就要承认是故意打人。其实这里面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脾气暴躁,动不动就用武力来宣泄愤怒,解决冲突,是性格使然,改不了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可事实并非如此。稍微懂一些心理学知识的人是很容易改变的,除非他自己没有改变的意愿。

咨询中遇到这样的案例很多,找出来访者行为的心理机制(其实就是换一种方式解读来访者的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需要或者释放自己的情绪),揭示冲突的本质,去面对它,问题就得以改善。来访者通常没有意识到他为什么会这么做。

比如上述的家暴案例,妻子可以问丈夫:“你是不是为我做了这件事,对我好后,就又要打我,任劳不任怨呢?”(丈夫打了人之后,又对妻子好,有两个目的,一是降低内疚感,二是为下一次打人找理由。我对你这么好,你还不领情。)

对另外一个主动打老婆,打了还不后悔的丈夫,妻子可以说:“你是不是嫌弃我,烦我,才想打我呢?”,破了对方的心理机制,即使对方仍然打人,但会缓解对方的压力,若对方听了能做到不打,效果就更好了。

秉性难移的秉性在心理学里是指气质,是跟生物因素有关。气质没有好坏,而不是指性格。性格有好坏,性格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脾气暴躁属于性格,胆汁质的人容易形成暴躁的性格,也只是相对而言。后天的环境,个人的修为都很重要。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可以培养出完全相反的性格特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