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文章|那个懂得拒绝的人是你吗?

陈洁莹(珍妮) 广州慧苑心理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慧苑心理

《浪姐》这个节目一再引起人民群众热烈的吃瓜讨论。

随着赛事的进一步推进,我们吃瓜群众越发能感受到节目里的烽火气息。

这不,最新一期又有了一个新的话题⬇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在大家一起吃饭的公共场合里,蓝盈莹直接对李斯丹妮开口,希望有空去教教她们跳舞。

其实这个请求本没有什么,看起来很直率,但因为公共场合,却让人不好去拒绝,所以李斯丹妮也直接回:好呀!

这时候作为队长的张雨绮霸气上线,直接帮李斯丹妮拒绝!

在做备采的时候张雨绮就大方地把拒绝的原因说出来。其实我们可以理解她这样的拒绝,她作为队长,在考核的时候被导师批评说队里没有团魂,而自己队里的学习进度又一塌糊涂,当然是着急的。

01

“拒绝”是人生的必修课

不得不说,在节目中我看所看到的姐姐们的相处模式,就和我们日常生活一般无二。我们之所以对雨绮小姐姐的拒绝感到舒爽,是因为现实中的我们有太多人就像李斯丹妮一样,经常经历着类似的场景:

你文笔好,帮忙写个文案呗!

你是学心理学的,来分析一下这个人啊!

我们是好朋友,你应该借给我钱啊!

生活中总是有这样的人,以这样那样的名义绑架你,只想到自己,不考虑别人,真的是让人反感和讨厌。

但每当遭遇这些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呢?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和李斯丹妮一样。

也许是因为抹不开面子,也许是因为不好意思,也许是因为害怕得罪了对方。

但当你辛辛苦苦帮了一些人的忙,对方没有丝毫的感激之情,还觉得理所应当,留给你的,确实一肚子的委屈和闷气。

02

“拒绝”不是自私,而是爱自己

在心理学中,不懂得适时”拒绝“的人有很多的标签,比如说讨好型人格取悦症等等。

Harriet Braiker在《讨好是一种病》书中提到很多人认为“讨好”这种心态是值得被赞扬肯定的,毕竟没有人会不喜欢热心肠的人。

特别是在中国,儒家文化指导下的道德观让我们更偏向去取悦、讨好别人。

但事实是,这些讨好、取悦、不拒绝别人的人会把评判自己价值的尺子交给外界,而不是自己,于是他们就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渐渐地就会演变成为了得到外界的肯定而一再满足他人的需求,反而会违背了自己的立场。

可是偏偏判断一个人在社交中的心理成熟度,就是要看你能不能自如地说”不“、能不能主动要求别人帮助自己、能不能接受别人的拒绝。

毕淑敏曾说过:“拒绝是一种权利,就像生存是一种权利。”一个不懂得拒绝别人的“老好人”,并不会因此而得到尊重。

所以不是因为自私自利才会拒绝别人,反而拒绝是维护自己最好的手段。

03

心理边界感让你更擅长“拒绝”

那些有边界感和处事原则的人,往往更擅长拒绝别人。

心理学家认为,懂得拒绝自己不喜欢的或者不属于自己分内的事,是自信和有边界感的体现。

其实心理边界是指人与人之间内心的自我界限,它是没有实体的一个抽象概念,是伴随着我们越来越能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是两个不同的个体而产生的。而这个边界感是随着我们长大就开始在不停地建立,因此父母对于我们心理边界感的建立是有重要的影响的。

边界的建立通常都是以互相尊重为基础自愿是前提

就比如你想要关心他人,这里不仅有对方希望得到关心的需求,也有你想要对对方表达关心的需求,两者是互相融合的。但最终对方是否会接受你的关心,那就是他需要做的选择,我们不能强行要求别人接受关心。这才是拥有合适的心理边界。

所以当我们能够对自己的心理边界感进行一定的觉察,遵循边界感给你的信念和感觉,相信适当的拒绝会让你的生活少一点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