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成为精英,聪明的你请配置“反脆弱”心智

最近一个让人痛心的消息再次充斥这精英阶层的舆论圈:
9月19日,位于美国旧金山的Facebook总部,一名男子从四楼一跃而下。

后来证实死者是一位华人,刚38岁,浙大毕业生,南加大硕士。在USC只花了两年就读了两个CS硕士,自杀前在Facebook待了一年八个月。
这也不是头一回。
网上很多网友感叹,人模狗样的精英阶层,为什么特别容易遭遇中年危机呢?
2018年圣地亚戈的高通总部一位华裔工程师的跳楼事件很自然就被连带着被重新咀嚼:
同样师国内顶级高校毕业,通过努力奋斗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冲到国外,任职于知名的高科技IT企业,人到中年,无法适应公司的绩效考评级或者遭到裁员危机,想离开高薪职业重新谋一个出路,但是被残酷的现实打回原形而无法接受。
给我们昭示一个问题:如果你决意努力成为一个优秀人才,一把板斧不够。拥有的“反脆弱”能力,莘莘学子和年轻人都是需要学习,以及提前准备好一个强大的内心。

像Facebook这样的高新公司的人才计划,公司文化的时候,常常都看到这样的文字:
“我们一直致力于找到最优秀的人才。”
Facebook 的做法是:它不关心你之前做什么,会什么技能,有多少年的工作经验。它更关心的是你是否足够聪明,能够长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Facebook 基本上招的都是 ” 聪明的年轻人 “。
公司内部提供各种的继续晋升的课程,机会,让你最大化的感觉到和“聪明人”一起工作的高效率,言简意赅,心有灵犀的“痛快”!甚至连餐厅,休闲区都是顶顶五星级的标配。
和大多数人打滚于超市,菜市场,公交车和廉价旅行团等等,越来越成为了这些精英阶层的歧视链条。
然而,这个高端的架构是脆弱系统堆砌出来的,离开了这个行业环境或者公司,整个社会或者世界根本没有普及。
这些也是高端公司挽留优秀人才的护城河!

一提“聪明”,我就有点紧张
内心觉得自己比身边的人聪明,感觉特别好;那当发现身边的人都比你聪明的时候,你将遭遇来自自己的压力。
别人夸你聪明,你若显得不值一提;那么别人觉得你高傲,不知深浅。

别人夸你聪明,你若欣然接受,事后惶惶猜疑,究竟有多少分是来自恭维?
这种基于聪明,智商之上的推崇,在幼儿教育领域,“鼓励胜于表扬”已经开始深化!
同样在公司文化的流弊,管理,领导的课程也开始鼓吹不要停留在简单的一级反馈。
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可能更需要一个混沌生态的繁衍来支撑,而不是简单的因果推理链条的不断缠绕和堆砌。
唐僧的取经队伍,能够艰难万险的走过来,不是孙悟空一个聪明的猴子能做到的。
打先锋,去克服困难,但是一个没有强大的受挫能力,动不动就气急败坏,你再聪明,可能基于企业的稳定性,长远策略,调个岗调个薪酬都受不了的话,把你排斥再外面反而是企业自身要变得反脆弱的需求了。
“聪明”与否,警惕,且具体化。
脆弱的聪明人比一般人更害怕波动,更难以接受意外的出现。
聪明反被聪明误,一般都是机械性的聪明人。

这样的人,非常有可能是被观光式,打卡式的教育打造出来的。而这种教育已经横行霸道多年。
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实习,竞争上岗制造社会精英的方法。
每个同龄人该涉猎的学府,都给孩子买张门票,让他们进去参观参观,领略领略,按要求学习考试,然后“毕业”。
最后一股脑放至于这个滚滚洪流的社会江河中进行真正的洗礼。
这是一种托付型的养育方法,造就一堆玻璃心的孩子,也支撑起了一些“虚荣假象”的教育培训相关产业的GDP。如果没有用心去独立思考,针对孩子的特质因材施教,浪费的是实实在在的社会资源,浪费了孩子的生命甚至扼杀了他们的潜质才是让人痛心的。
但离开了这样的教育体制,所有的家长也会发蒙。没有社会集成的生产线,我们都忘了一个健全的人是应该怎么培养出来了。
没有人走过的路,充满了风险,谁也不敢那自己的孩子开这种国际玩笑,所以还是无奈的天天把孩子送到学校里面,放上这个生产流水线,等待模拟社会的检阅。
这道题究竟有没有得解?
答案是:当然有!
在宏观的层面,我们看到高考改革的出现,一年比一年的“量化宽松”,越来越看到“一考定终身”的消亡。这明显是国家建筑里面已经有人在考虑这个问题。
等宏观掉头,至上而下的改革是漫长的。个别老百姓耗不起,故从日常生活,亲子教育中密切的关注孩子的反脆弱能力的培养,那才是心智方面的保证。
第一,把荣辱观和学习本身愉悦进行解离。
大棒加萝卜的奖惩模式会把孩子的学习和荣辱相关过度。即使你不用这样原始的激励方式,孩子在学校也很难避免被影响。
当发现孩子为了排名的熬夜,补课的时候,你能不能理智的让孩子停下来,和他好好讨论一下关于学习“荣誉观”,而不是一味的要求他继续向前冲呢?
以前和一个学生讨论过究竟在学习上,在一个普通的学校里做“鸡头”好呢,还是争取考个好一点的学校去做“凤尾”?——讨论结果是量自己的“心力”而为。
还没有“功名如粪土”的境界,请别耗费时间为功名思虑过多。是不是很悖论?
王阳明以落第动心为耻,坚持科考三次而及第。心本往之,八风也吹不动。
诺贝尔获奖者,多见的是,不怎么以此奖项为荣。
学习本身花费不了多少的精力和时间,大脑本来就有个助推学习的奖励机制。决策,然后验证反馈为正确,它会偷偷给我们释放多巴胺,奖赏个体本身。
但很多孩子都没得到这个天然的奖赏!它完全没办法和梦寐以求的巨额奖赏相提并论,人们轻而易举就能把这个天然的大脑机制打破。
可怜的大脑那么一丁点的进化出来的快感,就好像人天然的免疫能力因为过分依赖抗生素的干扰而被永久性改变一样。

第二,要打开孩子的视野,接纳事物发展的非规律性,锻造足够的敏锐度和包容心。

社会大量充斥着符合非线性规律的事物出现,风光时刻,巅峰体验,说不完的机缘巧合,天灾人祸等福祸相依,深谙世故的成年人都未必说额清楚。
确定的是——但凡是头饿狼,必然不会错过撞在树桩上的兔子。那个老实巴交的农夫,却无缘吃到这来到嘴边的猎物。
“Stay hungray,Stay foolish”,乔帮主的名言,就是提高敏锐度的基本状态保证,视挫败,挑战为改善自己的机会。
古代哲人经常推崇“闻过则喜”——听到别人说自己的不好就感到高兴,就是一种充分打开,欢迎异类观点的胸怀。
自己都做不到,要先自省其身。
说到底,就是罗织孩子的广谱见识,并尽早培养他对事物的客观评价。任何的认知和观念都不要太牵绊情绪。
我们根本不能跟随他们去到他们的世界。


关于学习,关于成长,关于家庭和友谊的基本判断,事业的发展的规划等等,在今天这种“拐点”年代,还是把事物的本来面目给他们介绍一下就好了,我们自己的喜好评价,还是跟着我们进入时代垃圾桶比较好。
关于本文观点,借鉴于《钝感力》和《反脆弱》,欢迎大家参加我们的线下心理成长活动,一起铸造属于自己的克鲁机生态。
最后,我们为悲情的聪明人致哀!生命的长河需要一些无辜的献祭,作为后来人的衍生沃土。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走上拥有“智慧和自由”的人生,努力吧!
经历丰富,仅凭阅历内涵,敏锐触觉,哲理思辨,结合脑科学基础理论的咨询风格。

崇尚培养理性,自由和探索精神的人格和能力特征。

人人都可以做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by吴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