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感觉异常还是真“有鬼”

《菜根谭》节选
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

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

——明朝 洪自诚

1、心生暗鬼

1997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姆做了一个心理实验。他找到了一个废弃的电影院,里面原来没有任何闹鬼的传闻。一群人在告知完成两种不同任务前提下,对这个电影院进行了考察:第一组,告诉他们这是一个闹鬼的地方,要求他们到处走动,然后把体验到诡异的感觉的地方记录下来并向组长汇报;第二组,告诉他们这家影院准备翻新,希望他们帮忙评估一下每个房间给他们的感觉。结果非常明显,第一组记录到那些不寻常体验的远远多于第二组。这个实验非常简单而且表明,你的认知观念在主导你的感受。

2、原生态情绪

有一种原始的情绪就是恐惧。恐惧来源于无知,和因而产生的无法可依。对自然的不了解,对自己的不了解,无法掌控肉体的痛楚和生死。人从未放弃过战胜“恐惧”。但在与原生情绪——“恐惧”斗争的同时,又发展出很多新的情绪和感受,比如猜疑,纠结,焦虑,并继续衍生更多的战斗和逃跑的方法。

3、真实的“斗鬼”故事

1998年,美国另外一名电气工程师维克,被外派到一个医院的实验室里设计救生设备。而这个实验室经常有闹鬼的传闻,很多清洁工也谈论到在里面工作的时候感觉很奇怪,甚至说的上诡异。维克不以为然。直到有一天,他独自一人在实验室工作的时候,突然感觉很不自在,浑身发冷,还隐约感觉自己的眼角处出现一个模糊的阴影,他被吓坏了。等维克鼓足勇气,强迫自己转头直视这个阴影的时候,结果这个阴影就消失了。维克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他决心要搞清楚这一切。第二天,因为要参加一个击剑比赛,于是维克带着花剑到实验室去做一下修补。当他把花剑夹紧到老虎钳上,纤薄的花剑突然剧烈的摇晃起来。 这又一次刺激了维克的神经,难道真的有鬼吗?

如果你是维克,你会怎么做?逃跑?发誓再也不进这个实验室?呼喊别人,一起见证这个鬼现象,然后进入争论和渲染,让大家一起害怕?找大师作法驱鬼……

历史上真实的维克,镇静的,开始观察实验室。对工程学非常熟悉的维克很清楚,震动,就是有某一种波作用在物体上面的形态反应。他把老虎钳放在地板上,缓缓的移动它的位置,当老虎钳在实验室的正中央的时候,花剑的晃动最为剧烈;然而移动到任何一个角落,晃动就不那么剧烈了。于是,他检查放置在实验室里面所有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装的通风系统甚至所有管道。最后通过追踪,他发现这个振动源来自抽风系统里面安装的一把风扇,当风扇启动的时候,花剑开始摇晃,风扇关闭的时候,花剑就停止振动了。这种振动,其实就是“次声波”。特定频率的次声波还可能引起眼球的共震,从而让视觉出现扭曲。 还有,这些声波还可以移动小的物体,比如让烛光诡异的闪烁。一切真相大白。

次声波是一种人耳听不见,而又确实存在的声波。人体内的各个器官本身都有自己较低的固有频率。比如人躯体的固有频率为7-12赫,头部的固有频率为8-12赫,腹部内脏固有频率大约为4-6赫。这些人体本身所固有的频率,正好在次声波的频带范围内,一旦大功率的次声波作用于人体,这些器官去教堂做礼拜的人们,往往会发现在礼拜堂的后面会有一个大型的管风琴。这种乐器能产生一定频率范围的声波,以低音为主,也覆盖一定范围次声波频段。教堂的内部结构又多么象一个的声波困场,顶高圆穹,这为了什么?也许是为了让你在礼拜时更有一种深刻聆听到上帝的感受吧。

4、解套自己的恐惧

为什么维克能够带着强而有力内心和意志力,坚持或者折腾着去探索呢?解除恐惧,能否使用这种的追根究底的思维方式呢?这其实值得每个心理学者的深思。因为接触严重的心理问题的案子多了,你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心理烦恼犹如精神世界里面闹鬼了,最深处都会有生死存亡的恐惧。如果能好像维克一样,找到恐惧的根源其实只是自己的无知,你还恐惧吗?事实上,除了找到恐惧的源泉,很多人会自然的发展出更多方法去处理:遮掩起来、逃离、编造“鬼”存在的意义和故事,或者举起“法器”去镇压这个鬼。我理解的本心特色的心理咨询的特色:就是鼓励来访者能象维克那样,好好的调查一下自己的内部结构,找出真正闹鬼的那个构件。

5、解套他人的恐惧

比如,父母对孩子控制导致的叛逆行为,不听话,离家逃逸,拌嘴;比如,不能在群体当中勇敢的畅所欲言,隐约发现原来是害怕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其实都是,我不理解你的怕,他不理解我的怕。没有能力影响他们和改变世界,感觉孤独和无力……

建议:培养历史感吧,关于人类的历史、他人的历史,以及自己的历史;这些让你感觉苦恼的人和人和人,只是在用各自的生命去完成每个人都不能面面俱到的阅历和体验。已经一如既往过掉大半生的人——比如年迈的父母长辈。他们的人生阶段注定,没必要,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和知识储备,象维克和你一样去猜想,调查,折腾着自己,寻找和实证真理;生活不是为了获得一切真相,而是为了生活本身。

但记住:尊重和理解,不代表依从。“我理解了老人家的迷信行为,相信我能更好的把她美好的人生愿望延续下去。”

——一位来访者的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