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微课回顾 | 如何营造戒瘾的心理环境,科学戒瘾的效果

微课回顾第四节:营造戒瘾的心理环境,科学戒瘾的效果

营造戒瘾的心理环境,科学戒瘾的效果

网瘾患者咨询前后的衔接引导,家庭关系和,个人心理状态调查。衡量咨询效果的具体方法,呼吁有志愿参与戒瘾事业的人,共同努力,一起达成最终目标。
这个微课,张老师主要回答了:
1,对待网瘾父母应有的心态;

2,从行为层面分析了网络成瘾的原因,孩子深层次的五大需求;

3,家庭如何满足这五大需求;

4,通过本心疗法的一个戒瘾效果,具体表现是怎么样的?

问:如果身边发现有一些网络成瘾的学生或者是成人,想帮助TA,但是不知道怎么样去做,您在这方面能给他们一些什么建议呢?
答:首先,我们作为家长,要调整自己的心态。
我们把它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问题,自己要做到理性冷静的去看待这个问题。然后再去想办法如何帮助他解决问题,这是我们作为家长的一个基本的心态。就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有可能会遇到问题。如果家长是这样思考的话,那么他的心情就会比较平静。因为我们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这样一个过程,对吧?
理性冷静的去对待这个问题,第一个。
第二就是家长首先对孩子产生这种行为产生好奇心。
也就是要去思考一个问题,我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行为?他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行为?所以我们要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么有哪些可能性?
我就提供一些经验给大家参考。如果他是个学生,他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有可能是第一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非理性行为,用动物的本能反应来讲,只是一种趋利避害的一种选择,他为什么会沉迷网络,那肯定是他在现实生活里面遇到了困难,如果在网络游戏中寻找了一种快乐,那对他来讲一种趋利避害的一种自然的选择,是吧?
那么所以说我们思考的第一个可能性因素,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所以有可能他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吧?不单单是解决他网络成瘾的问题,你还得去帮助他解决他的学习困难问题,究竟是学习方法还是学习动机不足?还是学习能力出现了障碍,出现了问题。
这个在我的咨询案例中是很常见的,很多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他的学习能力是吧,发展不足,可能学习成绩比较差,所以这是一个是学习遇到了困难。
第二个方面的原因,因为我们说人他是一个群体动物。群体性的一个人,所以说还有可能他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他不善于与人沟通,不善于与人分享。
他不善于去跟他的同龄朋友去建立,有亲有疏的一种人际关系,建立他的人际网络。比他没有比较要好的自己朋友,甚至比较一般性的朋友关系,他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也能建立一种比较好的一种良性互动关系,既能够成长自己,又能够给别人带来好处,带来利益的一种这样的人际关系。这是第二个方面,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跟我最近接这个案例,一个困难学生在学校,是个技术学校,跟同学处理不好关系,他回到家里,也不跟父母沟通,他在学校里面遇到的困难,可能连老师也觉察不到,慢慢就沉迷于网络,缓解内心的矛盾。
第三,也就是我们说的家庭内部矛盾,它也有可能带来很多的困难。我接待的一个来访者,一个读高中的女孩子,她就是跟她母亲的关系很纠结,总是觉得她妈妈管理过度。唠叨,她妈妈就认为她逆反心太重,所以母女之间经常会有一些争吵是吧?导致没事她就拿着手机,而不爱跟她妈妈去交流。但妈妈是全职去陪伴她去照顾她,所以妈妈也感觉到很委屈,妈妈的付出没有得到孩子的一个正面回应,所以导致她们母女关系得非常的不好,甚至僵化。她是她自己说都有一点报复心理,妈妈说的话,她就越不听,她心里会越痛快。也属于是因为家庭关系没有建立好,所以导致他慢慢不知不觉的沉迷于网络。沉迷网络就可以在家庭矛盾中也可以专注于网络游戏里面,通过网络世界去获得快乐,回避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和困难。
这是我根据个人的咨询经验,总结出了几个可能会跟上网成瘾的这种行为有关的一些原因。那么我们作为家长,首先是要去找到这个行为背后的原因,来帮他去解决这些困难,去帮助他从这个网络世界中解脱出来。

问:很多家长他们更想知道的就是在这些现实的因素后面,孩子他那个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答:我就从心理学的方面谈谈他具体背后的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刚才前面我说到的是它的现实困难。那么从心理学角度或者用我的理解的角度来说,我们老百姓有一条规律,那就是每一个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存在,但是最好能兼顾啊他人的需要。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是有五个层次的需要。

那每一个人都是为了满足这五大基本需要成长。孩子上网行为背后也是为了满足他的需求,因为在现实世界比较难以得到满足。
那么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它的第一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求,生理需求我本心疗法的说法有三大欲望需要满足,一个是食欲,性欲,求知欲。
那么这里主要是性欲,求知欲可能会通过网络的游戏去满足,特别是处于一种青春期的孩子,处于生理发育,他也有了性需求。那么互联网时代给他带来了个便利,它很容易去找到满足这些欲望的一些新方式。
关于这方面,我也曾经也跟一些游戏开发人员聊过这个问题,就是中国在游戏在网络使用的这个分级分类方面的制度不够完善,那些是成年人才可以玩的游戏,或者一些视频,但是很多青少年很容易看得到,对这方面特别有好奇,很容易去上瘾,他很容易通过这样的行为去满足这两大基本的生理需求——有好奇心和性欲。
第二个层次的需求是安全需求,提出一个人对环境的一种掌控感,他会感觉到安全。有些孩子他觉得他自己比较胆小,我们也可以说TA是安全感不足。在现实世界里面有很多的情景,会让TA容易紧张。这些孩子也容易得倾向于在网络世界,在游戏世界里面寻找这种掌控感。
我做咨询的一个来访者说他在面对很多公众场面,TA会恐惧,但是在网络游戏世界里面,TA就没有这种恐惧,我问他为什么,他就觉得他有一种掌控感,能够掌控这个局面。如果他不能掌控局面的时候,他就会内心会产生一种恐惧,所以我们说这是安全的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所以他可能在网络世界寻求安全感。
另外在网络世界是,它通过一些社交软件,交朋友。如果他能够掌控,如果谁对他有攻击性,可以很容易就把他屏蔽掉,所以这也是他愿意在这个虚拟世界网络世界去寻求安全需求满足的一个原因。
那么第三个需求,就是爱与归属。也很容易理解,我了解的一些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他的恋爱也是通过玩游戏,而建立起来这一种恋爱关系,或者说直接在游戏世界里面,他就是有以比如说老公老婆互相称呼。但实际上没有见过对方,他们很能够聊到一块去。所以这也会导致他们离不开网络世界。回到现实界里面他可能说话都会脸红,所以说这些都能容易导致他在网络世界去寻求爱与归属感的满足。还有在游戏世界他参与某些团体来满足他的这个对归属感的一个需求。
我们在做咨询的过程中,我们这些来访者分享中了解。特别是有些游戏设计得非常好。他在里面能够帮助我们的游戏玩家成员形成一种团队精神,这也是一种归属感的满足感。所以这是第三个层面上的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的满足。
第四个成分的需求,我们就叫自尊的需求或者自我价值感的体现的一个需求。
人跟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人类世界它是有价值体现。每个人来到世界上,一个最大的意义就是体现自我存在的价值,或叫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同。
而这些需求如果在现实世界里面不容易得到满足,它很容易虚拟的世界里面得到满足,它也容易转向通过玩游戏,通过在互联网,去得到他这种自尊需求的满足,得到很多人的认同,体现在虚拟世界里面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一个就是马斯洛说的最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如果一个人达到自我实现的得到满足的话,他是有一种顶峰体验或者巅峰体验,这种感觉让人难忘的。
在现实世界里面,这些非常成功的人士,比如说像马云这样的人,他可能会有这种感觉,是吧?可能有这种感觉实际上,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每个人都可以都会有有这种感觉。即使一个平凡的农民,他也可以在劳动上获得他的这个需求的满足。他这种感觉也是自我实现的一种体现。
在现实生活里面,那么很多人确实这种需求是不容易得到满足,但是在虚拟世界里面它是比较容易得到的,是吧?通过他个人的努力,比如说游戏里面的游戏玩家,他不断的去竞技,通过自己的不断的反复的练习,他有可能达到某种巅峰。在虚拟的世界里面,能够得到现世界不容易得到的这种心理上的感受。因为每个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存在,他有的时候在现实里面得不到,从虚拟世界里面得到这种感觉,从某个意义来讲,没有太大的区别,就是我对这个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的一个理解。
所以说,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存在,那么孩子的这种上网成瘾,或者他这种上网的行为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只是他没有结合环境的需要,或者说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他没有考虑到个人的一个长远发展和现实的其他的需要。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成瘾的行为,从它深层次的心理需求的角度去讨论。
孩子他为什么会上网成瘾,是后天习得,所以说我们通过咨询是可以解除这种心理需求。

问:那我们从现在家庭这个环境来讲,家长要做哪些工作?让孩子能够满足他这五个方面的需求,
答:那那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因为人,来到世界上,他只是一个生物个体。个体过渡到一个自然人,一个真正有独立的精神世界的个体,是要经过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我把社会化划分成三个方面的教育,一个是家庭教育或者叫家庭影响,还有学校教育或学校影响,还有一个是社会教育或社会影响三个方面。
很显然第一接受的家庭教育,应该说这个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我的意见呢,就是说在这个环境里面尽量的让孩子在五个方面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满足,或者说至少要有能够获得的能力。
那么我从反面来说明,就是有哪些家庭环境不合适的,或者叫不利于孩子。他在这个环境里面去满足五方面的需求,那我们常见到的一些家庭关系不好的主要表现有是这几个分类:
比如说有包办,控制型家长;包办控制,很显然这样的话你让孩子生活在被家长掌控的这个环境里,那么很显然孩子可能他的安全感的需求方面可能就不容易得到满足。
这是我们在咨询里面常遇到的一些案例得出的一个经验。他的什么都被家长包办,而且对他严格要求,自主性很难得到很好的发展,他的内心的安全感也得不到很好的一个满足。
第二个反例那就是溺爱型。就是家长过于溺爱孩子,他所有能够实现的自我价值,或者说发展能力的所有的活动都不让他参加。他的所有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都及时的去给他满足,没有考虑到要去发展他的能力,通过他主动的劳动来获取需求的满足,这就叫溺爱型。有些特别是爷爷奶奶照顾的孩子,可能会过分的溺爱他,怕他受苦,什么都满足他。
第三种就是忽视型。就是说对孩子的成长,家长觉得顺其自然,不闻不问,自然的就长得很好。也许在我们这一代人,可能很多家长有这种想法应该是没有问题,因为那个是多兄弟姐妹的家庭,那现在很多是一两个孩子或者是独生子女,如果你忽视他,他的很多的心理需求没被关注到,他可能发展出一种能力,在现实里面去寻求他这种需求的满足,这就是忽视型。
第四种就是暴力型的。因为如果孩子没有按照要求来的,他是采取暴力的方法惩罚这个孩子,内心恐惧着来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很多家长沿用了以前的一种说法,叫棍棒底下出孝子。有的家长很反对所谓的快乐教育,他说不经受一些挫折,还就是成不了才。那个也是在家长里面是很有市场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你怎么去把握这个度呢?那究竟是给他带来的心理伤害更大,导致积累的恐惧情绪多呢?还是这些愤怒情绪有助于他的提高他的意志力的好处大呢?
要让他接受挫折,在现实生活里面更容易去获得的能力,得到的发展,获得更多的需求的满足,是吧?所以这个度究竟在哪里?这个边界就在哪里,这把握不了。

所以叫暴力型的一个家庭关系。
还有一个叫做攀比型,很容易跟别的孩子攀比。也经常说是别人的家人,别人家的孩子的家庭。经常会听到孩子跟我说是吧,我妈妈经常让我跟别人比,孩子也会反问,你为什么不跟别的妈妈比?做妈妈的可能就会很生气了。
那么简单来说什么样是比较理想的家庭环境?我个人认为一个呃相对比较民主,比较融洽,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那么家长,多掌握孩子在某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的一个规律。来逐步让孩子从完全的依赖和依恋父母,走向自我独立,然后更有能力去让别人依赖和依恋一个发展过程。
这就是我们的家长要做智慧型的家长,培养出的孩子,他就能够更好地去适应环境,创造价值。
以上是我想跟家长朋友分享的内容。

问:张老师您刚才也介绍了一下家庭环境氛围对孩子的影响,家长要引导孩子的一个行为,让孩子的思想可以自由地表达,构建一种全新的互动的模式,采用赏识宽容和民主的沟通方式,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同时也有家长来提问,就说孩子经过我们戒瘾俱乐部的工作以后,它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呢?
答:好的,我们本心疗法系统咨询的终极目标就是让每一个人真正做回自己,能够理性选择行为,跟环境接轨,那么对于这些上网成瘾的孩子,实际上我们就认为他是行为没有跟环境接轨,他为了满足他自己的需求或满足他眼前的需求,忽略了家长的需求,或者忽略了现实的需求,忽略了长远利益和自我发展。
那么像我前面,大家不知道有没有看到介绍我的一个案例,这个案例是是很成功。一年多,没有出门,我去了出了一次诊之后,后来他是连续六个小时的咨询是自己来到公司完成的,所以效果非常满意。
那么因为我们前面说到的,就是说培养一个人,他最终的目标是让他随心所欲不逾矩,是吧?
随心所欲说明他可以很快乐,是吧?他跟着他的欲望去满足他自己需求,去获得他所需要的快乐体验。
同时,他的行为又能够按照我们说的规矩来,比如说科学常识,法律知识,道德意识等等。那么上网成瘾这种行为,可能就违背了科学,违背了道德和甚至可能违背了法律都有可能。但更多的是违背了家长的需求,让家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焦虑感。
那么如果他们一旦能够自主地去选择这个行为,能够有能力去管理好这些行为的时候,那么家长的焦虑可以去除了。
或者说用哲学家王阳明说,做人的最高境界是知行合一,同样培养一个人,最高境界是知行合一。
他学习先进的理念技术是来指导他的行为,他可以在网络世界获得快乐,同时在现实里也能够获得快乐,他能够自由地去选择它这种行为,这是我们通过咨询之后最理想的目标。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对家庭来说,就说孩子内心和谐,同时跟家庭关系也很和谐。
这是我们通过系统咨询最终要达成的目标,当然这是一个相对主观的标准,那么客观的标准可以通过心理测试反应出来,通过一个6到10个小时的咨询之后,它的变化是明显的。
系列文章阅读
1,戒瘾,先来的应该是家长

2,专家教路 | 脱瘾有学问

3,戒瘾七日游

4,微课回顾 | 有种心理咨询技术可以根治网瘾

5,微课回顾 | 科学识别网瘾

6,小虫出笼记 | 网瘾案例透析

7,服务标准 | 度假式心理戒瘾亲子游
心理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