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对孩子的爱,是父母的手放开

对孩子的爱,是父母的手放开

最近看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包宝宝》,全程7分多钟,没有一句话语,看完后却令人触动,引发反思。
故事说的是一个妈妈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做包子的过程中,有一个包子变成了自己的儿子。

她精心呵护小包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养育过程中,既幸福快乐,又担心害怕。
渐渐地,小包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但是妈妈不断干涉孩子,偷听儿子的电话,阻止他与朋友一起玩耍……母子间起了矛盾。
后来,小包子有了自己的朋友和女朋友,要离开这个家。


妈妈不同意,很生气难过,最后突然一口把小包子给吃了,之后妈妈陷入悲伤哭泣中。
突然,妈妈梦惊醒了。原来是现实中的儿子跟妈妈吵架,妈妈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所以做了一个梦。
故事的最后,现实中的儿子主动跟妈妈示好,妈妈原谅了儿子,一起吃起了点心。
妈妈与先生、儿子、女朋友一家人一起包包子,全家人其乐融融,大团圆结局。
爱是为了分离,却难以放手
这部短片道出了母爱的为难之处:爱是为了分离,却难以放手。
从小到大,母亲含辛茹苦地照顾孩子,亲密无间;而孩子慢慢长大,要离开母亲。
亲子间最大的挑战就是,孩子长大要与母亲分离。
短片中母亲生气时,将自己的孩子一口吞下去时,令人震惊。典型的中国式亲子关系,母亲对孩子的溺爱和控制,最终毁了孩子。
孩子小的时候,离开父母的帮助根本无法生存。但是,这种状态不会一直持续,很多情况下,孩子的独立期要比父母想象的来得更早。孩子迟早会离开父母而独立。
朋友小米发现自己的老公很依赖她妈妈,大到结婚买房,小到鸡毛蒜皮的小事,事无巨细都要跟妈妈汇报。
因为家婆的介入,引发了不少摩擦,两口子没少吵架。
有一次,小米跟自己的家婆闲聊,特地提醒家婆:“老公已经30多岁,是成年人了,儿子都上小学了,妈妈你不用太操心。”
谁知道家婆一句话让她愣住了:“不管儿子多大,在我心目中,我都当他长不大,什么事情都要我操心。”
真是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

父母为什么对孩子难以放手
我们每一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是一张白纸,但是从小到大,社会和家庭的教育,给我们的大脑植入了很多观念:我要做一个好母亲,要培养孩子成才,有责任管好孩子,让孩子幸福快乐……
小米家婆对儿子难以放手,背后源于母亲对孩子的一种执念和不安全感。
每当孩子不听话或有违大人意愿的时候,很多妈妈第一时间都会起情绪,觉得孩子不受控制,造成不安全感,会从而采取控制孩子的行为,来释放内心的情绪。
这种执念是一种主观带有情绪的想法,很多妈妈会陷入这种对孩子起情绪的条件反射中。
可以发现,就是妈妈们对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不消化,导致出现激烈的情绪反应和亲子矛盾。
这样的养育方式,要么惩罚,容易把孩子养成“懦弱儿、啃老族、裙脚仔”,没有自己的主见,不能自立,自我价值感低,容易压抑;要么溺爱,养育出来的孩子容易反社会,走上叛逆之路。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执念和不安全感,造成了对孩子难以放手。
对孩子的爱,是父母的手放开

既然父母对孩子放手那么重要,那具体要怎么做呢?
答案是:父母先处理情绪,再解决事情。
第一,    父母先处理自己的情绪,心态平和。
首先,学会真正的觉察,找到消化不良的“执念”。

如孩子出现不良的行为,引起父母情绪的时候,第一时间要学会觉察。

对孩子不带任何主观评判,而是观察此刻自己对孩子的情绪反应,如“我感觉到很生气、愤怒”。

找到背后的原因是“孩子行为不良”,逐步找到脑中的执念“孩子行为不良,觉得孩子没用”。
其次,学会质疑与否定的思维,消化执念。
如“什么叫没用?”找到执念的定义,概念的具体化,没用是指无用,不中用,没有用处。

“你为什么觉得孩子没用?” 挖掘执念的原因。

“孩子没用,又会怎么样?” 执念导致的结果。

“你为什么不能允许孩子是一个没用的人呢?”逆向反问,促进反思。

通过质疑与否定的逆向思维,消化“没用”这个执念,真正地接纳。当孩子再次出现不良行为时,“没用”这个概念就不容易引起父母的情绪反应,心态平和,能够更理智地看问题。
最后,学会抉择,自由意志选择理性的行为。
父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都是社会化、教育的结果。所以,看清楚了“没用”这个执念,其实是父母后天学回来的一种主观概念,正因为对这些概念消化不良,所以会引起情绪反应,陷入条件反射。
质疑与否定后,对概念进行了“牛倒草”重新消化,从而接纳了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心不再受到制约,此刻的想法就是自由意志,来选择理性的行为。
这时,父母可以运用有效解决问题的三问:

这件事我要不要做?父母会很清晰看到,自己想要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而发火只能起到反面效果,让亲子关系更加恶劣。

我要的结果是什么?与孩子有效沟通,和谐相处。

我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采取有效的亲子沟通方法,积极倾听、共情等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父母处理自己的情绪,首先要学会真正的觉察,找到消化不良的“执念”;其次运用质疑与否定的思维,消化“执念”;最后,学会抉择,自由意志选择理性的行为。
解决事情,培养孩子“自立”

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在《不管教的勇气》一书提到,教育的目标就是“自立”。需要三个条件:

1.    让孩子独立做出选择

如作者岸见一郎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朋友打来电话问要不要出去玩儿。远离学区居住的他放学回家之后,从未出去和朋友们玩过,所以就去问父母自己能不能出去玩儿。岸见一郎那时认为,出去玩儿必须得到父母的许可。

妈妈对他说:“这种事情自己决定就好了”。听了妈妈的话,他意识到自己在把无法决定的事情推给父母。

而自立的首要条件,就是对那些自己可以决定的事情和必须由自己来决定的事情,独立做出选择。
2. 能够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

生活中,有的人无法独立判断自己的言行是否合适,如果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就不能认可自己的价值。

无法独立确定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得到别人的赞美就开心,一旦被批评就会马上改变自己的言行,其实是无法自立的表现。

所以重要的是发现自身的价值,让孩子接纳真实的自己。
3.摆脱自我中心主义

孩子在小时候需要父母不断的帮助,但有些孩子即使自己能够自立了,依然假装什么都不会,理所当然地从周围的大人那里索取帮助。

这样的孩子错误地把自己当成了家庭的中心,认为只要一遇到麻烦,别人就必须为自己解决一切的困难,自己是众人关注的焦点。

所以自立的第三个条件,就是明白别人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期待而活,才能摆脱自我中心主义。
由此可见,培养孩子“自立”,需要三大条件。
首先,对于必须由自己来决定的事情,可以让孩子独立做出选择。

其次,能够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

最后,能够摆脱自我中心主义。
结语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孩子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父母的心。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父母要学会放手,需要先解决情绪,心态平和;再解决事情,培养孩子“自立”。

有一种爱,是为分离做准备的。
对孩子的疼爱,是父母的手放开!  BY–走心匠

人人都可以做自己的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