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关于催眠的疑问及解答

在很多的电影片段里面,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催眠镜头:一块怀表在眼前来回晃荡数次,人就不知不觉进入了“睡眠”状态……

催眠,一个对多数人而言依然生疏而神秘的词汇。它是否真能解决那些失眠人群的困扰,它是否会让人做出违背意愿的错事,它是迷信还是科学,是魔鬼还是天使?

广州市慧苑心理咨询中心的预约电话中,许多来访者会问到催眠的一些问题。他们一方面对催眠很感兴趣、同时也心存疑虑,另一方面对催眠也存在一些误解。因此,我们把来访者最感困惑的问题整理了出来,以解来访者疑惑。

催眠的科学依据

电影里“神奇”的催眠表演容易让人把它看作是一种巫术或伪科学。这是人们的误解,催眠有它的科学理论依据,并没有什么可怕。

医学上,通常用β波、α波、θ波、δ波表示脑电波活动的四种状态。在β波段,人的脑电波非常活跃,也就是处于清醒状态。α和θ波段,人的脑电波活动趋缓,这正是催眠的状态中,其中α波为浅催眠,θ波为深度催眠。而到了δ波段时,脑电波活动已经非常的缓慢,这说明人已经完全进入了睡眠当中。

其实不用催眠师,自己也能进入催眠的状态。比如发呆、做白日梦这就是一种催眠状态,你能感觉得到身边人在说话,但你并不清楚他们在说些什么。只是自我催眠只能进入浅催眠的α波,而催眠师则能带你进入更深的θ波。那时的你,才会更加轻松,感觉思绪在空中飘荡。

无论是水晶球还是沙漏,它在使用中的用处无非就是让被催眠者专注于它,“专注久了人会产生疲劳感,就很容易被催眠”。但在实际操作中,催眠师很少用到这些道具,只要进行言语沟通,就能让患者专注于某样事物中。“所以一般来说,道具多用于舞台表演和催眠秀。”但播放机有时还显得较为重要,舒缓的音乐可以让人精神放松。

催眠的功效

广州市慧苑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咨询师张功和老师认为,催眠是心理咨询的一种技术,催眠有两大作用,一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法,再就是可以帮助来访者找回一些丢失的记忆。没有哪一种心理疾病可以单靠催眠技术解决。催眠技术有点像外科医生的手术刀。

催眠不等于睡眠

催眠并不等于睡眠,那是一种误解。催眠的作用也不仅仅是为了治疗失眠,失眠往往由心理问题造成,不从根本上解决,失眠也就难以得到根除。

催眠其实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催眠师必须具有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作为心理治疗技术,催眠还可用于减肥、戒烟、戒网瘾等瘾癖治疗。说到底,它们都跟心理有关。在催眠的状态下,人如同处在一个真实世界中,这时运用心理学的厌恶治疗法,比如让他清晰地看到自己被污染的肺部等,就可以让人们对香烟产生厌恶感,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当然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催眠并不会被控制意志

催眠在中国还算是个新生事物,很多人有恐惧心理,怕被人催眠后,意志被人控制,说出不该说的秘密,做出自己不愿做的事。

催眠真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吗?其实不然。催眠的状态不是睡眠状态,人的大脑处于半清醒状态,你能记得或感觉得到正在发生的事情,如果催眠师触及到你所不乐意的事,如说出银行卡密码等,这时人就会警觉,催眠状态的α和θ波段就会立刻跳到清醒的β波段,人自然会醒来。

此外,并非人人都可以被催眠。那些注意力容易集中、想象力丰富、学历高、智商高的人相对来说更易被催眠。
自我催眠法

无需他人帮助,自我也可进行催眠。自我催眠对养心安神、调节情绪、增强记忆、消除疲劳等自我保健和防病治病具有积极意义。向大家推荐一套自我催眠法,即便在上班间隙也可以进行,时间在5分钟左右,大家不妨一试:

闭目,将手放在腹部,深呼吸。用鼻子吸气,停3到4秒后,用嘴巴吐气,反复做10次左右。然后从25心里开始倒数,每数一个数字,可以默念“我现在很轻松”。等到全身放松后(一般数到10),便可给自己一些正面的暗示,如“今天晚上睡眠将会很好”或是“我现在每天要少抽5根烟”。

之后再做5个深呼吸,然后从1数到3,使自己慢慢回复到正常状态。整个催眠过程的暗示内容必须一致,也必须有实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