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体验自我和记忆自我,在你人生的平衡木的两侧

心理小测试:

想象你即将开始一段旅程,那是个美丽的地方,你知道自己会享受在那里的时光。

但旅程回来,你在那里拍下的所有照片、影像都会被立即销毁,同时你还必须吞下一颗让你遗忘这段旅程的药。

若是如此,你还会选择去吗?

选择“会去”的人更重视体验自我的感受,而选择“不去”的人则更注重于满足记忆自我。

几千年前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德尔斐神殿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己哲学原则的宣言,具有深刻的背景和重要的意义。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

我们同时拥有着体验着的和记忆中的自己,它们都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

我们先了解一下记忆自我和体验自我对于我们有什么用。

记忆自我的功能:

1. 替我们作出人生的决策

我们在做决定时通常会以自己的经历为参考,记忆自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将过去编成故事并保存起来,服务未来做决定时的自己。

而体验自我由于没有记忆,因此即使它的感受更客观,在我们做决定时也不具有发言权。

2. 在人生复盘时,是人们评判自己是否幸福的依据。

在我们给人生做复盘时,问自己这一生是否幸福,评判的依据通常是那些我们回想起的重大事件,是那些事件的“峰值”和“结局”,而不是经历时的感受,更不是平淡日常中的体验。

3. 能够作为自我价值感认知的来源

大多数人认同的都是自己的“记忆自我”,我们口中的“我”,讲的是我们脑中的故事——我们爱过的人,走过的路,追逐过的梦想以及获得过的成就,而不是身体持续感觉到的当下体验。

也正因为“记忆自我”会忘记过程中痛苦与快乐的瞬间,所以它也是那个制定长远的目标与计划的角色。

记忆自我为回首过去时觉得充满意义而幸福,并为了追求这种幸福继续制定目标,而在实现过程中的那些艰辛与困苦,都属于那个没有记忆的体验自我。

卡尼曼说过:“我是我记忆的自我,而那个过着我的生活的体验的自我,对我而言就像一个陌生人。”

 

而体验自我的功能却有——教我们活在当下。

体验自我存在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帮我们活在当下,获得最直接、及时的满足。

它既不沉溺过去,也不忧虑未来,它只属于现在。体验自我有能力享受当下的小幸福,这种幸福或许转瞬即逝,但却直接而真实。

你的良知在说什么?——“你要成为你自己。”

——尼采《知识》

两个自我各司其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它们也都有各自的弊端。也就是说,如果你过于听从某一种自我,是会给自己造成一些问题的。

过于强势的记忆自我会带来什么问题?

1. 因为太在乎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的价值

被记忆自我主宰的人常常因为不完美的结局将一段经历一锤定音。

用心准备了很久的考试却没取得想要的成绩,和曾经要好的朋友绝交时闹得不可开交,愉快假期的最后一天丢了钱包……像这样的事,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中的收获和享受,也不该被全盘否定。

2. 被所谓的意义和价值所绑架,永远活在未来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但过于强大的记忆自我会让人盲目地追求意义,或被他人定义下的意义和价值所裹胁,人在当下,心却一直想着未来。这样的人常常将现在的自己长期置于煎熬之中,当下的体验往往都是痛苦。

他们可能对自己很狠,为了长远的利益持续做一些让自己不舒服的事。

甚至,他们可能由于过度在意成就,而不惜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他人的利益或自己与他人的联结来换取。

3. 看不见自己所拥有的幸福

太过强势的记忆自我会让人不懂得珍惜已牢握手中的、日常稳定的幸福。

虽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记忆自我却很难在意这种细水长流的幸福,因为它缺乏“峰值”。

比如,一个交往多年的人一直对你很好,你习惯了这份好,而对方也不是一个擅于不断制造各种惊喜和浪漫的人。

那么,记忆自我就不太能够体会这份幸福的可贵。

被体验自我所主导又会有什么问题?

1. 让我们失去目标,永远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

拖延,懒惰,贪婪……这些都与强大的体验自我密切相关,它常常破坏记忆自我完美的计划。

比如,我们的记忆自我可能在新年伊始时定下了很多有意义的目标——要多看书,要学一门新语言,要每天去健身房运动。

但在要实施时,贪图及时享乐与安逸的体验自我就会让我们偷懒、懈怠,最终一事无成。

长远来看,过于注重及眼前的舒适和欢愉,会让我们不愿,甚至不敢尝试任何会让自己承受一点痛苦或不适的挑战,永远无法踏出自己的舒适区。

渐渐地,“活在当下”,“珍惜眼前”变成了用来暂时性逃避未来的借口。

2. 无意义的享乐让我们身体更差。

Cole和Fredrickson发现,生活得很快乐、但几乎不追求人生的意义的人,和那些“长期身处逆境的人”的基因表达模式非常相似。

这些处于被Fredrickson称作“空洞的积极情绪”(Empty positive emotions)的快乐状态的人,身体却一直在做好预防细菌威胁的准备,促炎反应会变得活跃。

也就是说,即便他们并未患病,身体也会先调动自己处于一种“炎性反应状态”,以抵御可能会患病的风险。

如此,处于长期炎性状态的身体,罹患心脏病和癌症的风险将会更高。

那么,该如何平衡两种自我?

上面说到,两种自我都有各自的作用,没有孰优孰劣,过于听从某一种也会带来不同的问题。

因此,为自己争取幸福的正确方式既不是一味地追求意义,也不是完全只顾享乐,而是在两个自我间找到一个好的平衡。

 

人们事实上是可以清晰感知到自己这两种自我的失衡的。

 

如果你觉得自己太过注重及时的享乐,你可以多给自己一些长期的目标,并试着量化你的幸福感。

比如,你可以试着想象,吃蛋糕和瘦下来,哪一项会让你更加幸福,哪一项能给你带来更多、更长久的益处。

 

如果你觉得自己过度追求所谓的意义,让自己大多数时间的体验都是痛苦煎熬,或是无法尽心地享受当下之乐,那么你可以试着有意识、有计划地给自己一些纯粹的体验时段。

你可以列举一些会让你直接感受到快乐的事,它们很有可能是在你看来毫无意义的:瘫倒在床,玩手机,吃甜食,看肥皂剧,和朋友八卦……接着,你可以定期给自己一些时间,来做这些能获得即刻满足,却似乎没什么“意义”的事情。

 

在计划旅行时也是如此,你可以在一次一周的度假中给自己两天不拍照,不记录,全身心体验这个过程的时间,将“留下这段回忆”的任务留给另外几天的记忆自我。

你要知道,有一些时刻,我们也可以任性地只满足体验自我,不去理会叫嚣着“要有意义”的记忆自我。

从“认识”到“成为”

从体验自我和记忆自我中去“认识自己”,用平衡体验自我和记忆自我来“成为自己”。

随着时间的推移,哲学也在不停地发展,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一路来到了尼采的“成为你自己”,应该是一种时代和人类意识的进步。

“认识”和“成为”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是合一的,“认识”为“体”, “成为”是“用”。

没有认识自己,就无法成为自己;

不去成为自己,认识自己也是白搭。

认识是对自己内在的灵魂的一种拷问与熟知,是为了能更好地发现存在的真理,从而显露自身的德性和潜在能量,让自己进一步完善,向着更好的自己努力进发。  by吴敏珊